欢迎来到连鹏的博客

怀念过去,铭记今天,憧憬未来;希望做一个时代的记录者,有价值的媒体人;无论寂寞无奈、贫困潦倒、飞蛾扑火也在所不惜;希望以年轻一代的眼光来描述加拿大的历史、文化、政治及记录中国移民和留学生在枫叶之国的心酸和努力。QQ:76365,MSN:lianpeng126#hotmail.com

2008年8月22日星期五

外国人与中国人间的关系在改变

北京是一座很酷的城市。不用管那些旧建筑、污染、交通堵塞以及任意的开发,酷的是那里的人。令人眼花缭乱的都市人、年轻的专业人员、雄心勃勃的人们、相对富裕的人们,是这些人们定下基调。

有人曾在外国受教育,有外国的朋友,了解西方,认为我们早该了解中国。此外,他们认为相互学习的进程正在发生,而且奥运就是当中一个必然的部分。不用管国家宣传,重要的是奥运的教育性质。


  到市区走一走。那里到处都是衣着时髦的雅皮士,精明的年轻女商人,穿牛仔短裤和露腹短上衣的年轻女子。

  其中一人说:“我去美国的时候,被问的第一个问题是:‘在中国你们真的吃猫吗?’第二个问题是:因为独生子女政策,海滩满是死婴吗?”

  奥运迫使西方用稍微不那么古怪的方式看中国。年轻的中国人认为奥运因此而伟大——奥运迫使我们看真实的中国。

  当北京获得奥运主办权,北京人狂喜。但从此之后他们度过愤怒的、混乱的七年。在北京生活变得困难;和所有专制组织一样,中国政府可以随意摆弄民众。大家有些不满。

  但在开幕式展开的时候,很多北京人改变了想法。突然间感到自己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一个连续统一体的一部分,从浪漫描述中国历史的画卷,到一个建造这样一个体育馆并将要发起如此浩大的盛会的现代国家。

  三千年来北京第一次成为宇宙的中心:地球上所有的眼睛都在注视着它。

  突然感受到奥运的力量。最重要的是,变革的力量。不要以为这些都市人是无知之人或者受政府愚弄的人。

  但北京人为奥运改变。对受过教育的北京人而言,这些变化带来一些安慰。

  开始是一场电视广播运动,它的奏效是因为北京的人们真诚希望给外国人留下深刻印象。顾及形象的最初建议来自政府,但人们之所以接受建议是因为他们不想让外国人认为中国是一个落后的讨厌的地方。

  北京人希望我们喜欢他们。这是最明显的。这种印象显然主要来自于那些志愿者。那些志愿者多数是学生。就算是新鲜感逐渐消退,他们仍然在努力工作,不间断地微笑。他们这样做不是因为别人要他们这样做,而是因为他们想这样做。

  外国人与中国人之间的关系在改变。在北京,外国人曾经“物以稀为贵”。如今酷酷的北京人把那视为过去的事。北京满是外国人,没有人会留意那些高高的、白皮肤的、有胡子的、邋遢的陌生人。

  更重要的事,那种敬畏和不适感已经消失。虽说多年来就已经是这样了,但奥运有力地巩固这一点。北京变得越来越国际化,北京人越来越习惯。

  政府在七十年代末让中国向外资开放,启动了伟大的变革。这有点像举重。在比赛中,杠铃重量只能增加不能减少。没有回头路。这个进程不可避免会超出控制。外国的理念、态度、不同的正统(orthodoxies)伴随着外国的钱而来。

  “我们知道将会有更大的变化,民主将会到来。但我们有耐心。”

  如果政府不搞糟经济,耐心是有的。如果改革的势头得以维持,繁荣将继续得以保持。

  我觉得北京那些受过教育的年轻人对政府的态度就像是仍然和父母同住的年轻人,只要他们在很多情况下可以按自己的方式做事,他们就可以厌烦地容忍。

  奥运是一个象征,也是加速改革步伐的一种方式。(泰晤士报/原标题:北京酷酷的青少年享受奥运的清新气息;作者:Simon Barnes)



没有评论:

搜索此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