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连鹏的博客

怀念过去,铭记今天,憧憬未来;希望做一个时代的记录者,有价值的媒体人;无论寂寞无奈、贫困潦倒、飞蛾扑火也在所不惜;希望以年轻一代的眼光来描述加拿大的历史、文化、政治及记录中国移民和留学生在枫叶之国的心酸和努力。QQ:76365,MSN:lianpeng126#hotmail.com

2011年9月27日星期二

CBC承認偏袒

環球郵報社論:
CBC承認偏袒
2008年09月30日 14:18 東岸時間 (GMT-4)

國營電視台加拿大廣播公司(CBC)的網頁上刊出一篇攻擊美國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佩林是「色情片明星」的文章,又指共和黨人都是「性無能者」。受到廣泛批評後,終於將Heather Mallick的這篇文章刪除。

CBC高層允許這樣一篇文章在他們的官方網頁中刊出,證明很多事情。證明CBC在選稿時的標準,試想這樣一篇文章如果是攻擊民主黨候選人奧巴馬的,或是攻擊其他民主黨人的,會刊出嗎?

難得的是,事後CBC總裁,及該公司的投訴大使Vince Carlin都承認,他們的選材立場有偏失。這又證明了國人長久以來的看法,CBC根本是一直有著左傾的立場。隨便舉一個例子,CBC過去的主持人剛剛攻擊一位喜賓「將回教徒一網打盡」,隨後就指摘所有福音派基督徒是「射殺墮胎醫生」的兇徒。因此可以說明,CBC的問題絕對超出那一篇文章的範圍。

就如Vince Carlin所說,CBC有資格發表強烈的言論,但是適當的編輯手法仍是必要的。CBC的道歉值得鼓勵,至少他們承認錯誤,但與此同時,CBC應當容忍更多聲音。

CBC不是任何一間普通的傳媒,它是由納稅人負擔支持的傳媒。每一年由政府取得11億加元補助。因此有義務反映正當的加拿大觀念。不像民營傳媒,CBC有它特定的義務和責任。



環球郵報社論:
多於一次的辯論
2008年09月29日 17:14 東岸時間 (GMT-4)

上星期五晚上,美國民主共和兩黨總統候選人的電視辯論,沒有出現所謂的「致命一擊」。但是沒有關係,選民己獲機會進一步認識兩位候選人。他們兩人有禮的將自己對於重大事物的看法,明確的表達了出來。在未來一個月時間,他們還要再公開辯論兩次,美國人將有足夠機會對兩位候選人的政見立場有清楚了解。

但是加拿大人沒有這樣的機會。一方面我們只有英、法語各一次辯論,參與辯論的黨領又增加到5人,分開來算,每一個黨領將只有20分鐘時間,用其中一種官方語言與其他黨領辯論的機會。因此我們會失去像1984年時發生的,馬爾羅尼與杜納(John Turner)間的對話,那一次對話造成了電視辯論的明顯輸贏局面。

電視辯論是到目前為止,導致選民對大選開始注意的最佳工具,因此絕無理由將之限制於英語、法語各一次。最簡單的解決辦法是,英語及法語各舉行兩次。另一個方式是借用美國方式,舉行以議題為主題的辯論,如外交、經濟、社會問題各舉行一次。這樣一個黨領就有多於幾分鐘的時間,去申述他對重大議題的看法,而非蜻蜓點水一樣輕觸議題。

幾間負責轉播電視辯論的電視公司需負責任,他們應當確保選民在大選前,清楚知道每個政黨的政綱。目前的系統完全無法做到這一點。不過今次已經太遲,希望下一次會有改善。





環球郵報社論:
天真不可以成為辯護理由
2008年09月26日 17:37 東岸時間 (GMT-4)

安省高等法院昨日裁決一名當時僅17歲的少年參與恐怖活動罪名成立,是第一次於反恐法案下將人定罪。該名印裔回教徒青年的律師稱,他是不慎結交一班回教偏激份子,策劃要炸毀加國議會及將總理哈珀斬首。說他是因為天真,不知道事件的嚴重性。事實是,很多恐怖行為開頭時都是天真幼稚的,幸好我們的法律使我們能夠事先阻止這類事件的發生。

那些自稱天真無知的人,往往會在有經驗的成年人身上找師傅,找指引。但不能因此以這理由脫罪。特別是自911事件之後,沒有人可以說自己參加一個學習做炸彈的訓練營,要為回教宗旨奮鬥,而宣稱自己不過是天真無知。

這名現年20歲的青年,顯然非常天真,很容易就被年長一輩陰謀份子利用。法官John Sproat於宣判時稱他是一個等著上勾的魚,一些沒錯。連他的指揮者都說,這是一個極好的自殺炸彈人選。

我們的反恐法中,無須證明這年輕人知道,他的指揮者有炸毀國會大廈的陰謀,或是其他恐怖行動的細節,也不須證明他必須為這些行動出過力,才能將他入罪。

有人或許擔心,這樣的法律會將無辜者入罪。但事實是自911之後,很多恐怖組織的小組本身都不知道上面的決策,這就是我們法律針對的目標,也才能夠對付真正的恐怖份子。

恐怖行動不僅會使大批無辜者受害,同時會由根本起傷害我們的經濟體系。民主國家不能僅僅對付大型罪案的主謀策劃人,他們的爪牙傷害性一樣大,一樣要對付。




環球郵報社論:
綠廈的背後
2008年09月25日 12:00 東岸時間 (GMT-4)

作家必須全力維護真相。因此當Kate Macdonald Butler揭露她的祖母,「Anne of Green Gables」一書的作者Lucy Maud Montgomery,是死於自殺的事實,不過是盡了她揭露真相的義務。一般人總是將自殺、精神病等視作最大的羞恥,極力隱藏。因此Butler確是用了極大勇氣做此宣示。

無疑的,Lucy Maud Montgomery是加拿大的英雄及標幟人物。她的系列書已經在全球售出超過5,000萬本。今年是第一本「Anne of Green Gables」問世的100周年紀念日,目前在全球仍然有無數的讀者。每一年都有成千上萬的外國及加國遊客,前往愛德華王子島的Green Gables去參觀。

Butler承認,精神疾病導致的自殺後果,糾纏了Lucy Maud的一生。而我們生存的文化,又讓我們將這一事實必須深深的埋藏。因此她的一生的痛苦,就被用盡方式去隱藏。Butler私下認為,如果她的外祖母當時能夠公開自己的秘密,因而尋求治療,或許不會走上自殺之路,她的人生會更愉快些。

Lucy Maud Montgomery自14歲起就寫日記,一直到她於68歲時服用過量藥物致死為止。(不過傳記作家Mary Rubio不相信她是自殺,死亡證書上亦說是動脈血栓塞。) 不過她留下的五大冊日記就證實了她的一生是不愉快的,包括一段極短的,沒有愛情的婚姻(對方是一位牧師),而以現今的診斷可以說,她得的是躁狂抑鬱症(manic depression), 或叫兩極性情緒病(bipolar disorder)。

例如Montgomery在1941年(死前一年)的一天,日記中只有這樣一句話:「上帝,生命就如此終結?這樣的痛苦及不幸。」第二年她再寫:「自從那時起,我的生命就是地獄,地獄,地獄。我的神智已離開我,所有我生活的目的都已消失。整個世界都已發狂,我即將步向生命的終結。上帝,原諒我,沒人可以夢想到我目前可怕的情景。」

所以不難解釋她會走向自殺之路。這些自白也讓我們明白,她在人生最後的深度絕望及悲觀。


渥太華公民報社論:
急診室的死亡
2008年09月24日 21:52 東岸時間 (GMT-4)

在美國,時不時都有政客在辯論醫療保健制度時,引用加國醫療制度說是足以借鏡。但是今天發生在我們這裡的事實是,有人在急診室等了34小時都沒有人理,終之死去。

本周在溫尼辟發生的事件,真正突顯了我國醫療保健制度的嚴重缺陷,最嚴重的就是長期在急診室等候,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甚至無人聞問。

初步報道指,這名病人是街頭露宿者。如果屬實,在溫尼辟發生,他有極大機會是原住民。因此有可能整件事不是因為急診室的輪候時間過長,而是因為他本來就是一個社會邊緣的人。

試想你走在街上,見到一個西裝革履的男子捲縮在路邊,路人一定會趕忙設法幫忙。但如果是一個服裝不整的露宿者,相信大家都會疾步走過,不會回頭。

其實醫院急診室的醫生常說,急診室中經常充滿了吸毒者,精神病人,無家可歸者等社會邊緣人。他們經常是一個人出現,沒有親友,即是說,沒有人幫他們說話。

這一類人經常是默默的死去,不引起一絲漣漪。現在連在醫院中都會發生,就值得我們多多思考。

搜索此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