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连鹏的博客

怀念过去,铭记今天,憧憬未来;希望做一个时代的记录者,有价值的媒体人;无论寂寞无奈、贫困潦倒、飞蛾扑火也在所不惜;希望以年轻一代的眼光来描述加拿大的历史、文化、政治及记录中国移民和留学生在枫叶之国的心酸和努力。QQ:76365,MSN:lianpeng126#hotmail.com

2007年9月26日星期三

中国人移居海外经济转型升级五大机会

海外华人经济的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当前海外华人议论纷纷的一个话题。华人经济有些什么长处和短处,为什么必须尽快转型升级?应该向着什么方向转型呢?日前,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采访了对此颇有研究的福建省社会科学院华侨华人研究所所长李鸿阶。

李所长说,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华人经济加快向现代化、集团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出现了新的经济转型趋势。

转型已经历了三次

中国人移居海外,有着悠久的历史。开始时,海外华侨是以“三把刀”起家的。到20世纪初,华侨资本首先在小商贩、仲介商和承包商中产生,并以商业资本的形态出现,形成了第一次的经济转型。

二次世界大战后,东南亚国家纷纷独立,尤其是中国政府鼓励华侨入籍,由“客人”变为“主人”,实现由“落叶归根”向“落地生根”发展,华侨也就成为华人。为了回应发展工业化的需要,华侨华人资本纷纷由商业领域进入工业和其文明服务业领域,重点发展轻纺工业以及房地产、酒店、银行等现代服务业,开始了第二次的经济转型。

到20世纪90年代末,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华人企业纷纷调整经营方向,通过产业转型和债务重组,重点发展比较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走出了发展的困境,实现了第三次的经济转型,为今后的企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奠定了基础。

发展产生三个问题

当前,海外华人经济发展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为:

一是发展粗放化。家族企业有决策快、效率高等优势,在海外华人企业的发展初期有重要的作用。但由其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结合,一旦决策失误就容易导致企业破产倒闭,不利于企业的永续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二是利益短期化。尤其是部分新华侨华人企业,由于融入当地化的程度比较低,“客人”心态严重,缺少必要的社会责任感,在经营上短期利益严重,招致当地人的不满。

三是创新瓶颈化。华人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科技投入和高新技术企业都比较少,企业的创新意识不强,经营管理水准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转型升级五大趋势

在新一轮的经济转型中,海外华人企业必须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总起来看,主要有五大趋势:

一是发挥比较优势,做大做强产业。服务业是海外华人经济的优势产业,在所在国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应以华人经济的转型为契机,继续强化服务业的优势地位,并以工业发展相结合,做大做强现有的企业和产业,以取得未来竞争的优势地位。

二是重视科技进步,促进企业转型。要加快应用先进适用型技术,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提高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促进企业由外延型转向内涵型,实现劳动密集型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和谐发展。

三是增强社会责任,实现融合发展。要把海外华人企业发展纳入所在国的经济体系,加强与当地企业的分工协作,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要关注当地民生,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共同维护华族的合法利益,形成融合发展的族群关系新格局。

四是与国际接触,改善家族经营模式。要改变任人唯亲的管理模式,加强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适当分离,不断注入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形成以人为本、共赢互利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促进企业向现代化、集团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

五是发挥华商网路优势,与中国经济共成长。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举世看好,已成为国际资本投资最重要的地区,并将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继续发挥“牵引车”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华商网路优势,加强对中国的投资,促进双边贸易合作,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实现与中国经济共同成长。

海外华人经济只要把握好这五大趋势,转型升级就会更加主动,效果也会更好。


在加拿大买汽车保险省钱绝招

调查发现,许多人购买车险的费用可以节省一半。换言之,购买车险时省钱是一门实实在在的学问。那么,购买车险时省钱应该从何入手呢?

1.要求成为顶级顾客。一般来讲,保险公司会根据顾客的状况将顾客分为几个等级。对于在过去几年没有或几乎没有赔偿记录,并且住在盗车案件较少地区的顶级顾客,能够很容易的节省15%甚至更多的费用。

2.在买车前核对保险费用。根据碰撞损坏的修理费用,不同车型的保险费用是不同的。甚至表面上相似的车辆的保险费用也是不一样的。

3.设备折扣。如果你的车辆有诸如像安全气囊或反锁刹车等安全装置,那么你就可以要求获得额外的保险折扣。另外,检查一下车的警报系统等反盗装置也很重要。

4.综合保险。如果你一起购买汽车,住房及个人保险,那么大部分公司会向你提供较低地综合保险价格。

5.提高驾驶技巧。在部分地区,完成一套正规的安全驾驶课程有助于减少保险费用。

6.孩子因素。如果你有可以开车的孩子,而他们的学习成绩好或者他们在100英里以外的学校读书,不用开车去上学,那么你很可能会得到保险公司的优惠。

7.团体折扣。保险公司通常为那些雇员团体,养老基金或者校友会的成员提供折扣。这种被称作“附属折扣(affinity discounts)”的优惠是相当可观的。如果你满足某方面的条件,一定不要错过。

8.保留自己的修理选择权。部分保险公司会要求你使用配件替换损坏零件,或者鼓励你将车放到指定汽车修理厂修理以减少成本。尽管这样可以降低保险费用,然而很多人仍然想保护自己的自主性,让自己来决定谁来修理以及使用原装零件还是配件。在几年前的一次测试中发现,没有一个缓冲器配件能够跟原装的相媲美。因此,其中利弊需要认真衡量。

此外,据信息港综合报道,诸如Quicken Insurance(www.quicken.com/insurance)和InsWeb (www.insweb.com)等在线服务的盛行,进行车险费用的比较越来越方便。尽管可以使用黄页查询当地保险机构的报价,但是在线服务可以让你便捷地在几分钟内比较不同的价位。

车主也需要每年至少比较一次各种保险价位。当然,过于频繁的和随意的更换保险公司并不明智。有时候忠心可以得到优惠。比如说,如果你在一家公司已经连续投保了几年,并且几乎没有赔偿记录,那么你就有资格获得安全驾驶员的折扣,这将帮你省去相当可观的保险费用。但是如果你正考虑更换保险公司,那么新公司也有可能会满足你成为安全驾驶员的要求。另外,如果你在同一家公司为多辆汽车投保,那么你也很可能会得到打折优惠。


融入蒙特利尔的四季(Montreal: Four Seasons)


融入蒙特利尔的四季

我是在冬天的第一场雪后来到蒙特利尔的,为期三个月的纵横加拿大之旅当时只剩下最后一站--最东边的纽芬兰岛,之所以从哈里法克斯--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地--倒走回来,是因为要和从波士顿上来的弟弟共进感恩节晚餐,我们已经有好几年没见了。原计划走完加拿大后直下南美洲,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再上来找工作蹲完“移民监”,没想到晚餐后收到的邮件真的值得感恩:公司要我立刻上班。在这个据说新移民失业率极高的国家里,工作找上了门,大家都认为是个奇迹。于是留了下来,喜欢上这座城市和她非常法国化的生活,虽然至今我的法语依然属于扫盲班的水准。

冬:经历的最长冬季

刚刚定居下来时,很是担心是否适应冬季的寒冷,没两天便发现实属杞人忧天。蒙特利尔有两个:地上城和地下城(UNDERGROUND CITY),地下城连接着地铁、餐馆、商场、剧院、博物馆和写字楼,即便在最寒冷的日子,也可以着短打凉鞋逛遍全城,据说当年修建时挖出的土,在圣劳伦斯河中堆出了一个小岛。只要愿意,每天我只需在外呆六分钟,那是公寓来回地铁站的时间。因了地下城和完善的供暖设施,如果有天在大雪中,看见街头等公车的人群里,皮衣皮帽与短裙薄衣相伴的话,不用惊奇,乱穿衣,是这里冬天的时尚写照。

冬季的户外运动全都是与冰雪有关的,蒙特利尔附近有不少据说东海岸最好的滑雪场,同事的父亲拥有其中一家,他说七岁前的他以为人人都会滑雪,就和会走路一样自然。很多滑雪场里除了拥有下降滑雪和越野滑雪的雪道外,还有轮胎滑雪雪道,所谓轮胎滑雪就是坐在处理过的轮胎上沿坡呼啸而下,在坡度陡的雪道上,往往掀起一片雪雾,至于上山的缆车也是拖拉着的轮胎。有个周末,我就是坐着轮胎上山下山再上山再下山了一整天,那天的温度是零下二十三度,呼气成霜,却丝毫不觉的冷。

至于平时,总在公寓顶楼的游泳池游泳。穿着比基尼站在落地窗前,看路灯映照下狂舞的雪花,看万家灯火闪烁的城市,我知道自己爱上了这个城市,爱上了这个生平经历过的最长最冷的冬天,虽然,同事们都说这是一个暖冬。

春:滑过指尖的花瓣

采集枫树汁熬制枫糖季节的开始,魁北克春天来临的标志,尽管那时大地依然雪封。三月中旬,昼夜温差促使糖枫树的树汁快速流动,只要在树干上随便插个金属管,树汁便如自来水一般流出来,送进熬糖屋,用不上一个晚上,便被熬成了糖浆,装在瓶中,琥珀一般。在约一个月时间里,随便找个周末,去到一家熬糖屋,一边享用魁北克风味的农家午餐,一边欣赏乡村歌手的法语民谣,兴起时,用餐者放下刀叉,齐声高唱。饭后,想参观熬糖过程也好,想坐马车遛个弯也好,主随客便,还奉上新鲜糖浆浇出的太妃糖,这便是大家说的枫糖节了。

雪开始消融,便是看雪雁(SNOW GOOSE)的时候了,这种北美东海岸特有的鸟,在飞往北极繁殖地的旅程中,会在蒙特利尔地区停留两周。那天我们沿河而行,水里,草地里,刚刚翻过的玉米田里,还有天空中,到处都是雪白的羽翼和叫声,数量多得让人怀疑那不是鸟群而是新下的一场大雪。据说每年过境的雪雁有八十万只,而蒙特利尔的总人口只有三百万。

公寓前的街边大树成行,刚来时就问过是什么树,皆言不知,只道秋来叶红如火。复活节前后,树上突然一片新绿,如烟笼柳堤,近看才发现不是嫩叶,是聚合成簇的花,很让我大惊小怪了半天,“见过绿花红叶的树吗?”我在MSN上这么问。这之后,象是谁拉开了春花的序幕:先是英国报春花自残雪中钻出,颜色多如彩虹,接着郁金香给城市绘上几笔重彩,然后鸢尾草花汇聚出一汪汪蓝紫色的“水泊”,再后来刺玫瑰或粉或白的花瓣铺满新绿的草地。等到各家花园繁花似锦时,年轻姑娘早已穿上吊带衫,不是风不凉,是阳光开始热了。

蒙特利尔的春天是如此的短暂,不经意,便会从指尖滑去,如同风中纷纷扬扬的落英。


夏:宴乐酿成醇酒


如果很想知道这里的春和夏是以什么为界的话,去看节日时间表。蒙特利尔有365个节日,大多集中在夏季,因而当你看见日历上演出和节日频繁出现时,夏天到了。

连着25个夏季,蒙特利尔交响乐团都会在大教堂举行莫扎特音乐节,票价出乎意料的便宜,15,30和45加元三档,你曾听过15块钱的交响音乐会吗?我是没有。如果还没钱,第二天的公园里有免费演出,同样的乐队同样的曲目。夏天的公园里,到处笙歌乐舞,演出中不乏明星大腕。还有什么能比生活在文化生活丰富且免费的城市里更美好吗?

另一个热闹之处是餐厅,桌椅全搬到了街边,人们情愿等候,也不愿坐在室内。朋友三五相约,喝着酒聊着天,晚风清凉,鲜花盛开,更有街头艺人的即兴表演,夏日的晚餐,更多的是享受感觉而非食物本身,尽管世界各地的美食都有得选。

7月的最后两周是魁北克省的“工程假期(CONSTRUCTION HOLIDAY)”,其实不只是工程业,各行各业的员工大都在这段时间休年假,我也不例外,尽管项目突然忙了起来,却没有任何人表示要我改变休假时间,休假是正常的为工作放弃休假反而不正常是这里的公司文化,这使得对国内加班还留有深刻记忆的我,需要时间来习惯。原以为大家一定利用这夏日四处旅行,和中国的黄金周差不多,可一打听,大多在家度过,修修房子,打理花园,睡到日上三杆,拿张报纸坐在回廊下边看边喝咖啡,再不就邀请三两好友办个烧烤晚会,或者出去露营三两夜。也许这就是休闲和旅游的最大不同吧?

将夏季浓缩成一瓶酒,以便在冬天围炉品味,这正是蒙特利尔人的生活方式。等到哪天,我的假日和同事们一样,或在后院的游泳池里用水泼大狗,或是驾着游艇去纽约看场百老汇的戏,返回路上顺便在钓几只螃蟹或龙虾当晚餐,那时便是真正融入这座城市的时候了。

秋:期待枫叶红


在加拿大,传统上,劳动节(每年的9月1日)意味着夏天的结束。节后上班,公司前台多了一个大木桶,苹果堆得冒了尖,那几天,同事间打招呼,都变成了挥动手里啃了一半的红苹果。果园里,采摘苹果的同时,酿酒的桶也准备好了。

许多人都知道冰酒(ICE WINE)是加拿大的特产,却不知道冰苹果酒(ICE CIDER)也是,其实两者酿造方式都一样,只不过一个用葡萄,一个用苹果。在初夏的啤酒节上,曾经品尝过最好的冰苹果酒,很喜欢那种类似烤苹果的芳香,据说酿造小小的一瓶酒,要用去120只苹果,难怪这么好喝,都是精华。和尼亚加拉瀑布附近的葡萄园一样,蒙特利尔附近的苹果园也提供个人酿酒服务,这几天都在在想是不是做上几十瓶冰苹果酒送朋友?只是大家要耐心,今秋酿的酒,明年的这个时候才能喝。

上周六是我到加拿大整一年,也算庆祝吧,和梅夫妇一起去皇家山山顶湖边烧烤,那是个火山口湖,水中红鲤成群野鸭也成群。河鸥毫不惧人,一排排站在烧烤炉前观摩,我盛情邀请它们直接进炉,它们不理。风过处,飘落几片变色的树叶,提醒赏枫的时候快到了。在这个以枫叶为国旗图案的国家,最著名的赏枫点,当属从多伦多到魁北克城间全长八百多公里的枫叶大道。有消息说北边的树叶已经开始变红了,于是大家约好一起去赏红叶,就去庆祝过枫糖节的同一个地方,只不知道是否还能认出春天时喝过树汁那棵枫树。

国内的朋友有时会问是否习惯异乡,怎么说呢?这是我一直想要的生活,悠闲安逸,却又不乏生活情趣。在经历了四季后,蒙特利尔,这个曾经陌生的城市,已经是我的家了。


2006年9月20日于蒙特利尔

鹌鹑的窝 Quail Nest


移民加拿大那么久你变了没有(下)

(星星生活专栏作者芙郎)移民那么久,变化肯定是有的,只是有一些的变化,不仅仅心底不愿意相信,就连口头上也不想坦然。从天真浪漫到现实城府,或从无怨无悔到牢骚满腹,抑或再从诚恳相信到挑剔怀疑,这些变化之所以面目可憎,只是因为离心里美好的理想有些远,离那个理想的自己,也有些远。

人物:Tony,男,33岁,来加拿大3年。

“其实,成熟起来是我愿意的事情,但并不想通过太为激烈的方式。”

在加拿大的三年里,他一连失掉了两份工作,并非他不够勤力。

“爸爸妈妈就一直说国内恶性竞争尔虞我诈的大环境不适合我这样的性格。他们的出发点我了解,做不了什么大的事业,就过一个顺顺利利的生活。在国内的时候,经常提到的是,不仅仅是老外,就连在国外呆久了的中国人,都返璞归真变得特别天真可爱,没有心机,特别好哄好骗。我自然不是那种能够并且愿意骗人的,不被人骗都是好的。”

他笑着说,本来打算到加拿大找同类的。

“爸妈认为他们是我的小温室,加拿大是大温室。却不知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别人又怎么能在他们的把握里。”

出国之前,他在父亲工作的单位做事,上上下下的关系,里里外外的人情,都是父亲打点好的。

“可能是晚年得子的缘故吧,一直都把我当孩子。不仅仅自己把我当孩子,还要让别人都把我当孩子。见到熟悉或者不熟悉的人,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多照顾我们家孩子。”

如果不离开父母,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不是孩子,或许到了四五十岁的时候,还是孩子。

“在他们看来,移民是他们为我谋划的将来,而在我心里,我认为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我希望我可以在外面的世界里长大。”

二十八岁申请,三十岁登陆。在飞机停落在多伦多机场,走下舷梯的他,深深呼吸了好几口,挺了挺胸膛,感觉自己真正是三十而立。

“但什么叫做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在来到加拿大之后我算是体会到了。我还是那么心无城府毫无心机。其实,我一直认为这是一个优点,并且能够在加拿大发扬光大。只是,我没有想到,在中国我之所以可以嬉笑怒骂随心所欲,那是大家把我当孩子,再加上我父亲的关系,大家笑笑就过去了,而在加拿大不一样,在这里我是一个独立的社会人。我要独立为我的一切言行承担后果,无论好坏。”

这样成熟的话,自然,是在一而再再而三的沉重打击下得到的。

“自小体质就不是很好,打体力活吃不消,也吃不了苦。登陆一年之后,才到一家中型规模的公司做市场。其中也有几个中国人。自然,大家都成了朋友。有一次吃饭闲聊,一个中国人说他们部门的头克扣了应该属于他的提成,还说一些带无侮辱性的字眼,而他却只能生闷气。我说可以找再上一层的管理人员反映这个问题,不能忍气吞声的。他说我不知道,人际关系真的很复杂,好像他们部门的头和公司老板有比较近的关系,有背景。我说不要把国内的那套理论拿过来。你不说,我说。”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直接而唯一的结果是他失去工作。

“是我自己辞职的。没想到向上反映的结果是人祸上身。到了最后成了我一个人单枪匹马。最后,上司找我谈话,提醒我说不要凭情绪,经过了解根本没有我所说的情况,说我应该把精力放在工作上,不要无事生非,事实上,我的工作业绩并不好,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会被公司解雇云云。等我找那个中国人询问时,他说只是自己牢骚,的确有些夸张,没有想到我真的当回事了。自那以后,大家好像有些孤立我,够受的了。”

他无法了解,第二份工作找的步履艰难,是不是因为一份缺少溢美之词的reference letter。

“找了大半年才找到。还是一个和期望有些差距的职位,但我还是接受了。我暗自想,别人的事情就算是天大的事情,我也不管了。”

第二份工作虽然开始的比较艰难,但进行得很顺利,他的工作业绩一路飙升,半年之后,他也成了管理好几号人的部门主管。

“在一次工作会议上,我不满意给我们部门分配的工作资源。现在想来,说了许多孩子气的话,让大家都下不来台。事后,就有人告诉我,我这样做于事无补。不久,上面有找我,说我这样的个性很难承担一个部门主管的工作,希望我自己考虑一下自己是否可以胜任工作。老外说话含蓄,也给我留面子。我还能怎么样,还是主动请辞吧。”

失去了两份工作之后,他才痛定思痛得想想自己在加拿大这两年的经历。

“我相信我的本心没有错,但缺少站在对方位置考虑的角度,做事任性,想到哪里是哪里。”

工作没了,可以再找,要是自己没了呢?

“辞掉第二份工作之后,一度很否定自己。觉得自己还是长不大,不能稳重成熟地处理人和事。对自己能不能做好下一份都失去了信心。你知道,如果没有工作,无论经济 上还是心理上,压力都很大。在得到第三份工作之后,我说出连自己都惊讶的话,我觉得自己整个思维方式都变了。”

哪一样的自己更好,对于别人,或许并没有非此即彼的答案。他说他不喜欢。

“可能是还没有习惯吧,就好像一个孩子刚进入社会,都会有许多的不解迷惑和伤感。有的时候我挺想念那个孩子气的我,有些放肆有些自我。成长的代价,也无非是这些了吧”。

人物:May,女,35岁,来加拿大4年。

“结婚前,一个懂看相的朋友说我以后会越来越不满意他,因为从我的面相看,我对人的要求很高。那个时候全当听了一个笑话,还嗔怪朋友怎么能说这样不讨好的话。但从心底真的是一点没有介意的。”

她想,她从不是那种百般要求的女人。

“其实,我这个人一直很理想,就连朋友说结婚前要了解一下他的经济状况,比如工资多少,有无车房,我都觉得是对我纯洁爱情的亵渎。我无法开口,实际上,我也并不关心。只要这个人四肢发达,头脑不简单,爱我,就好了,能吃多少喝多少,自己努力争取就好。”

很多朋友说她这个29岁恋爱而后结婚的女人,还能有这么一副纯洁的爱情观,的确少见。

“我挺自豪的,真的。结婚之后到他家里,几个女性好友都说要好好捞一笔,他家里给的钱尽管拿上,不能那么便宜的就把自己嫁了。而他说,家里亲戚都不宽裕,不想收他们的彩礼。我没有关系啊。对钱对物质,我真的没有什么太强烈的感觉。有句话不是说,金钱地位都可以凭自己的双手得来,只有好的丈夫或者妻子是上天的恩赐。我都有了这好的恩赐,其它的多则多少则少我并不关心。”

或许这些真的就只是她恋爱中的盲目,又或者如她所说,那个时候还年轻。

“那个时候, 凉水洗脸都好看。”

结婚那年,29岁的她还是生就的一副娃娃脸,很多人都说她像二十一二岁的女子。

“不仅是娃娃脸,心也像孩子,有那么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他说想出国深造,移民学费划算,我全力支持。我们就开始张罗移民的事。因为这件事情,很多事情将就了,一些事情取消了。”

将就的,是新婚的房子,取消的,是要一个孩子。

“其实,我也是凡人不是神仙,我也挺在意的,结婚之后不能有自己好好的新房。但想着这不久的将来都会好的,也不着急。人吧,有的时候真的是活一个盼头,只要能看到几年之后的光景,再多的苦都能捱。”

说到这儿的时候,突然间,她有些颓唐。

“这只是原来的我,而现在。前几天他还和我说,我们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呢?我没有好气地回答他,你把你老婆当神仙了。”

牢骚全在这里了。

“我真的不再年轻了,每天在镜子里看到自己都是一脸的倦容。衣服也总是拉里邋遢的,根本没有精力整理,家里也是乱糟糟的,实在没有力气打扫。我觉得越来越累,他学校申请的顺利,上学前就业形势都很好,但等到他毕业的时候,却很难找,也或许外语的问题吧。我就气他非要学什么管理,这种需要语言很高的专业。有理想不是也要现实吗?他就是不现实。工作也找了大半年了,高不成低不就,我真的好希望他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我们也能好好存钱买房子,我也能轻松下来养身子生孩子。贷款上的学,工作又不好找,我现在周一到周五上班,周末又打一份part time 工,紧张疲累地喘不过气来。可是他竟然又说要回国去找工作。”

时有时无的小牢骚终于酿成了暴风雨。

“一直数落他,真的,忍不住地要说。质问他为什么就不能去找一份工厂工或者小职员的工作做着,边工作边看机会,知不知道老婆很累很累。我不说还真的以为我不需要。”

她说她开始抱怨,同自己同他人抱怨。

“说实在的,心里不是不怨的。眼霜已经好久没有用了,觉得眼皮都松了下来,还有黑眼圈。前些日在拿起结婚前的照片,觉得都不认识了。现在家里只有我一个人工作,还有那么多的贷款。他说他的那些道理,什么要做工厂工,早就作了,还读书干什么。国内发展快机会多,为什么不去试试。这还不是没边的事。”

当她把这些话说给国内的好友时,她们都说这些话不像是她说的。

“她们好像都有一些唏嘘,说什么样的生活把我也磨砺地现实起来。以前的我,再没边的事情也行,只要我爱我愿意。我的经典名言是,又不会死,又不会没饭吃没屋住,为什么不去试试。现在,他也经常拿我曾经最爱说的这句话来问我。”

她只有轻蔑一笑,说,那是不懂事的小女孩说的。

“后悔的念头经常出现,特别后悔。”

后悔,只是因为一切都是自己而非他人的决定。无法忍受的现状,追根溯源少不了当初自己全力以赴的支持和承担。

“朋友说我怎么都变了,说得我都有些心酸。她们说曾经在我的理想面前觉得她们自己特别世俗和现实,把我视作她们想做却做不到的珍宝。”

她说夜里她也哭,哭那个失去的自己,但白天醒来,她依旧是牢骚满腹喋喋不休。

“就是有一股无名火,压都压不住。就是怨他,一个劲地抱怨他种种不是,因为没有胆量怨自己。”

你变了,或许是移民最爱听也最怕听到的话。无论是不是有一个答案,心里总会暗自思度,在那么多年没有见面的人们眼里,自己究竟变成了什么模样?移民这么久,我变了没有?


多伦多华社文化市场的繁荣与忧虑

(星星生活记者捷克佳)近两个月来,多伦多华人社区的文化活动空前繁荣,各类文艺演出几乎占据每个周末的黄金时段,来自本地以及远至海外的艺术家们竞相在多伦多舞台亮相,成为华人社区的文化市场的一大景观。

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大多数的演出叫好不叫座,剧场的平均上座率只有六七成,如果除掉演出送票的比例,这一数字将更为尴尬。

显而易见,华人社区文化市场繁荣表像的背后潜伏着危机。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究竟是市场容量饱和,还是演出场次过于频繁集中?是市场定位有偏差,误测观众的消费能力,还是演出的水准和档次不足以吸引观众?

多伦多华人艺术家中心主席梁二黑,理事长侯伯治,李德伦音乐基金会理事长李燕,李燕的丈夫同时身为艺术家中心理事的张泰宁先后接受星星生活记者的采访,并分别发表各自的看法。

五月是加拿大政府设立的亚裔文化月,这体现出以多元文化为既定国策的联邦政府对亚裔加拿大人对国家的繁荣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高度肯定。自2001年12月华裔参议员利德蕙提出的动议获得参议院通过后,每年的五月便成为亚裔艺术家的狂欢月。

多伦多华人艺术家中心主席梁二黑介绍说,亚裔文化月中的“华人音乐及表演艺术节”始自2005年,今年已经进入第三年。2005年的演出场次为五场,今年和去年的场次一样,均为九场。他说,在今年的实际操作上,因场地、人员等因素,推迟到6月17日才全部结束。

梁二黑说,但今年有别于往年,项目的选择上已不再局限于音乐艺术。因新增话剧《雷雨》,摄影及美术等项目,今年的类别和观众面有所增加。从操作运营的结果看,2007年的九场演出基本上收支平衡。

多伦多华人艺术家中心理事长侯伯治认为,宣传薄弱是一个方面。为保证票房收入,如果演员资质相近,便会以推票数量的多寡挑选演员。梁二黑也承认,主办机构会凭借以往的经验,在演员的挑选上综合考虑表演者的社会号召力,其中重要的衡量指标便是推票的数量,因为这样可以保证基本观众群带来的票房收入。

推票,和买桌一样,是华人社区活动中经常出现的两个词汇,言简意骇,颇为形象。

梁二黑坦诚,目前从社会渠道发售的演出票并不理想,更多的则是以个人的能力推票,这一现象在今年尤为突出。“不过,社会能力强、频繁现身舞台的演员有时也会对观众造成审美疲劳,反过来会对票房产生一定的影响。”

梁二黑认为,今年的演出过于密集,最为繁忙的一天,多伦多华人社区就有三场音乐会演出。而且当初规划时并不知道其他团体的演出内容及邀请嘉宾。

多伦多华人艺术家中心理事张泰宁亦认为,华人社区人才济济,但缺乏统筹安排,五月至七月是各类演出的好时光,但从规划上看各自为政,各组织之间缺乏诸如联席会议之类的沟通,从媒体上就可以看出,各自都很活跃,因为每个组织者和演员都有自己的社会关系。

梁二黑介绍说,一般而言,多伦多华人艺术家中心筹划亚裔文化月的演出通常在上一年就已经着手准备。他举例说,明年的初步规划实际上现在就已经开始,因为涉及来年举办活动向有关机构申请资助,很多材料需要提前准备。

他介绍说,多伦多华人艺术家中心获得的资助主要来自两个机构,分别是安省艺术委员会(Ontario Arts Council)和多伦多艺术委员会(Toronto Arts Council) ,外加企业的赞助和演出票房的收入。他透露说,这三方的比例大致均等。

他说,推陈出新是艺术家中心面临的巨大挑战,明年会考虑更多的表演形式,力求寻找新的卖点,形势上要有所突破。他说,多伦多的艺术人才很多,但表演发挥的空间有限,为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华人艺术家中心在兼顾邀请外地的音乐家的同时,主要侧重于本地艺术家的登台演出。

梁二黑指出,音乐和戏剧应该加强对新移民生活的宣传,不应专为音乐而表演,表演的艺术形式也应尽可能反映新移民的现实生活,让他们能产生共鸣,这样会吸引更多的观众。梁二黑承认,创作一些新的作品,话说起来容易,但操作起来困难重重。

以话剧《雷雨》为例,观众主要局限在华人中的国语群体,受众群体十分有限。虽然剧目经典,但因时代久远,观众欣赏到的是艺术本身,难以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梁二黑说,从现场看,观众反应不错。但如何在今后的演出中吸引更多的观众,如何开拓新思路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采取附加英文字幕、增添场景介绍等措施吸引年青人和粤语观众。

对于今年各类演出中平均六、七成的上座率,梁二黑分析说,第一是演出比较多,超过观众的消费习惯,第二是演出形式还是基本雷同没有突破,第三是场地的选择,一些受众群体较小的演出也选择大多伦多文化中心的剧场,主要是出于对文化中心的支持。

李德伦音乐基金会理事长李燕认为,十分现实的问题是,观众的消费能力有限,出现上座率低的现象不难理解。张泰宁说,反倒是一些师生音乐会的上座率还高于专业演出,因为家长和亲朋好友都是基本的观众群。从某种角度说,别人的演出再好也不如自己的孩子好。

事实上,华人社区的人口基数和受众群体的地域性差异,在特定时段的高密集演出无疑对市场造成冲击。梁二黑、李燕虽然没有正面回答市场容量是否饱和的问题,但均认为,演出上座率低与演出质量没有关系,演出密度过大是主要因素。

“当然,一些客观原因也不容忽视。”李燕说,以李德伦音乐基金会与加拿大视力健康协会(CNIB)及黄钟音乐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向往光明”胡海鹏个人钢琴独奏会为例,场地租赁与演出排期受制于演员签证,同时也影响持续宣传的力度。此外,长周末或周五演出等也对票房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张泰宁说,今年是第一次获得政府资助,即安省延龄草基金会(Trillium Foundation)的资助,但两场演出赔进不少钱。他说,原本对CNIB寄予比较大的希望,但他们的出票也不理想,与期望值有差距。“华人社区也是如此,比预计差很多!”他说,其中还有一个原因是参演李德伦基金会举办的两场演出的演员并没有推票的指标。

还有一个数字颇引人深思。李燕透露说,今年亚裔文化月中李德伦音乐基金会举办的两场音乐会获得的企业赞助总共只有两笔,合计325元。这一数字远远低于外人的想象。在征求当事人的许可下,决定予以公布,希望能唤起热衷于文化活动的企业商家的关注。

事实上,很多艺术家不得不投入大量的精力去面对并不熟悉的市场。通过今年亚裔文化月的演出,张泰宁甚至产生急流勇退的想法。一个原因是辛勤劳动在经济回报上是负值。他坦诚,每场演出都需要有一定的财力去支撑,如果活动之后有基金的积累,才能营造出良性有序的市场氛围。反之,体现不出艺术家的价值,也削弱了文化活动对社会的影响力。

不过,张泰宁表示,从社会价值的角度看,举办演出的初衷已经达到。即观众通过欣赏节目从精神上得到享受;演出人员付出的劳动有不算完全等价的回报;主办单位在声誉和后续影响中受益,即使今年的演出赔钱。从观众回馈看,现场观众的反应非常之好,演出后不断收到表示感谢电话和电邮。张泰宁总结说,如果有更充分的时间准备,选择的演出时段更好,音乐会将会有突破。

张泰宁说,现在华人社区的文艺活动越搞越红火,有很多热心人和团体热衷于文化活动,这是非常可喜的一面。他认为,在文化萧条的状况下需要增加演出,在炽热的市场环境下可能要消减演出,因为供求要平衡,市场容量总有一个限度。


中国正经历“婚姻风暴”



在大家津津乐道种种绯闻是非时,却越来越少人提及“婚姻”之于家庭双方的界限。“家里红旗不倒,家外彩旗飘飘”成为中国现代都市中的一种“流行”。当“流 行”慢慢成为“正常”时,我们发现,这一代人的婚姻已经到了一个该反思的节点。由《中国新闻周刊》与新浪网最近联合举办的调查对中国婚姻状况是一次全景式 的扫描。

调查得到了一些颇有意味的结果。如,对于“你是否相信存在永恒的爱情”,男女中的多数人都选择了“否”;但在回答“你认为是否能做到忠于婚姻” 时,男性中的多数人选择了“否”,女性中的多数人却选择了“是”;她们虽然也不相信有永恒爱情,但却更愿忠于婚姻。在回答“面对诱惑,你的心理状态 是……”时,更多的女性选择了“这有悖社会的道德观”,而更多的男性选择了“有那么多人都这样,我也可以”;在回答“如果发生婚外情,你会怎样选择”时, 更多的女性选择“因早晚会暴露,还是会选择退出,保护家庭”,而更多的男性选择“我可以在家庭和情人间维持平衡”。这或许在表明,面对婚外恋,男性在道德 约束上,要弱于女性。

**飘荡在秋千上的婚姻

近年来,中国离婚率逐年上升,自1995年以后,每年离婚人数都在100万对以上。《当代中国家庭巨变》一书中,作者丁文、徐泰玲记述,“就全国 而言,据不完全统计,80年代末90年代初因婚外情所造成的离婚案,约占离婚案总数的25%~35%,90年代中期至今,据一些地方法院统计,这类离婚案 件占离婚总数的40%~50%,在经济发达地区甚至达到60%以上。”

著名作家柯云路表示,“现在30多岁、40多岁的男人没有婚外恋的可能都是少数了,”他近年来致力于中国婚恋现象研究,相继出版了著作《婚姻诊 所》和《今天我们为什么结婚》。柯认为,中国正处于一个感情的多发期,“很多从国外回来的人,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都说中国现在婚外情、网恋的故事要比 他们稠密,不仅是比华人世界,比国外很多地方都稠密。”

**40岁上下男女是离婚主体

“60后”和小部分的“70后”出生的一代人构成当前中国离婚大军的主体,“这一代人承前启后,两边都占。保守的那一半还想着从一而终,即使深深 地觉得不满意,也还都挺着;开放的那一半则在不断涌现离婚分子。”北京会明成长咨询中心肖慧明说,前来进行婚姻心理咨询的“这一代”,明显地处于内心分裂 的状态。中心的问题都是一个:离,还是不离?既要考虑工作、仕途、面子、孩子以及父母等外在感受,也想兼顾自己内心真正的情感。肖慧明表示,反观“50后 ”与“80后”,前者只考虑别人,后者只考虑自己,问题就要简单得多。

柯云路这样评论“这一代”人与“80后”的差别:当“80后”说他爱上第三者,“第一他可能比较利索;第二他可能内心冲突比较少;第三他甚至可能 比较坦率,‘60后’和‘70后’这两张皮就扯得比较厉害。”柯云路说,“他们也想当好丈夫、好妻子,但是也不妨碍他们在外面花一把,只是他们乱搞的时候 不愿意让别人知道,不愿意让父母、子女知道,也不愿意让社会知道。”柯云路将之形容为“婚姻的两轨制”。

“这一代”人,在红旗下生长,而后在彩旗下鏖战,他们的婚姻正面临着史无前例的诱惑和挑战——有人不声不响做了精英,有人坐着火箭上了黑红榜单。 错过末班车的则在社会转型期中转了又转,令人天旋地转的生活打击一个接着一个。当终于跨入了中产甚至资产,爱情却在原始积累中身心俱疲,陷入了婚外恋的沼 泽。

**离婚潮和性启蒙

1980年,新《婚姻法》颁布,离婚的必要条件被修改为:第一,双方感情确已破裂;第二,经调解无效。这使中国一跃而成为世界上奉行自由离婚的领先国家。新《婚姻法》颁布引发了离婚潮,其主体是“上山下乡”后纷纷返城工作的知识青年。

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掀起了一场性启蒙运动,西方的各种思潮蜂拥而入,最典型的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也正是从弗洛伊德开始,中国人第一次 敢于公开谈性。到80年代后期,中国人离婚情况开始逆转,结婚5~15年的中年夫妻开始成为离婚的主流。中国人第一次听到一个新词汇:“第三者插足”。

**新型婚姻和性自由

当下在广大青年群体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婚姻形式。据报道,公众对它们的接受度分别为:网婚为48.8%;隐婚(假性单身)为52.5%;“闪婚” 为34.1%;不婚为62.7%。网络推动了中国的性解放。网络大大降低了性行为的成本,某些网站的同城约会栏目已经变成著名的一夜情聚点。换妻游戏等交 换性伴侣的活动开始隐秘地出现。“闪婚”开始在都市年轻人中流行。从相识到第一个晚上到结婚,双方相处可能不超过13个小时。这种新兴的性自由的后果是: 在2004年,流产女性中有65%是单身,而这个比例在1999年是25%。

**道德伦理的真空状态

“这一代”(40岁上下)对于传统的道德观念仍有一些记忆,尽管他们被指挥着去消灭传统。不过,那个年代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社会、文化、政治运动, 正统的道德、伦理体系其实被摧毁殆尽。一旦权力控制体系松动,社会就立刻处于道德伦理的真空状态。80年代刚刚开始市场化的中国,又发生了一次启蒙运动。 传统的道德、价值再一次遭到猛烈抨击,萨特、弗洛伊德学说告诉人们:人其实就是欲望的载体,满足欲望就是人生惟一的目标,不受道德约束是人的正常状态。

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开放社会,会给予人们相当广泛的私生活自由。这个时候,惟一能够约束人的本能、激情的,就是关于性、婚姻、家庭的道德规范。就 中国来说,最起码可以说,在性解放之后,就不可能有中产阶级了。确实,中小商人、知识精英、白领群体已经有了一定财产和一定社会地位,但他们缺乏必要的道 德自觉,甚至是最匮乏道德的。毕竟,关于性、婚姻的伦理是道德的核心内容。而一个没有道德自觉的群体,是无力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的。

**西方家庭的解放与回归

50年代以前,婚外性是西方人的禁忌。正统的基督徒是不能离婚的,正如马太福音所说:夫妻不再是两个人,乃是一体的了,所以神配合的,人不可分 开。基督教为性所设立的道德标准,就是贞洁。1948年,金赛博士发表了《人类男性性行为》报告,1953年发表了《人类女性性行为》报告,掀开了性解放 运动的序幕。60年代,性解放运动席卷欧美,性成为一种抗议社会的武器,嬉皮士、造反派们纷纷喊出了“要做爱,不要作战”的口号。性解放和女权运动结合在 了一起。激进的女权主义者提出“不做妻子,不做母亲”和“砸烂家庭”的极端口号。统计表明,1965年至1975年,欧美离婚率10年增加了三倍。

西方性革命,一方面消除了长期以来性压抑造成的异化心理,达到性解放;另一方面则付出了巨大的伦理代价,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性堕落与道德的沦丧。80年代,艾滋病蔓延欧美,引起民众心理上的极大恐惧。

作为“性革命”发源地和大本营的美国,在30年后,不得不承认其偏离了预定的轨道,导致大量的社会恶果。美国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宗教界和一些保 守的民间团体,竭力主张“家庭复兴”,认为只有重建纯洁忠贞和严肃负责的两性关系,才是解决艾滋病问题的根本途径。拥护家庭运动由此兴起,标志着社会风气 从过度“解放”转向“保守”。进入90年代后,美国进入保守时代,民众对于婚姻的态度开始回归传统。

经历了“性革命”的西方人领悟到:家庭并不是纯粹的私人空间,整个社会价值观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以家庭为中心建构的。受过良好教育的,有孩子的中产,都喜欢以家庭为中心在外活动

这些修复家庭和婚姻平衡的努力,至少让人们知道,当中国社会正处在“感情至上”的自由选择,并由此带来婚姻大面积的不稳定和焦虑时,还有这样一个维护婚姻、重视家庭、重视社会责任的社会层面存在。

2007年9月24日星期一

渥太华,独特的冬季天然“游乐场”

渥太华位于加拿大东南部,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最寒冷最美丽最富有魅力的首都之一。每年渥太华都有六七个月时间被冰雪覆盖。此时,这个着名的郁金香花城那草木葱茏、万紫千红的景色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派冰都雪城的奇异景象。


当我们踏上这冰雪世界时,禁不住从内心里发出赞叹。茫茫白雪覆盖房屋、树木、道路、河流、湖泊以及广褒的大地。公园里、街道旁、树林中和闹市区,多姿多彩、晶莹剔透的冰雪雕塑比比皆是。在白雪皑皑、雾气茫茫的渥太华,身着五颜六色服装的人们成了都市中的“流动花朵”,把素色的自然界装点得绚丽多彩。

冬季的渥太华不仅给人全新的感受,还给人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不甘寂寞的渥太华人决不会在室内猫冬,冰天雪地正是他们最大最好的天然游乐场。我的摄像机拍摄了如下镜头:横贯市区的近十公里长的列多运河变成一条天然滑冰场,在这个据说是全世界最长的滑冰场上,一个个矫健的身影风驰电掣般地飘然而去,简直成了一条奔腾的彩色河流;自然博物馆广场上数不清的能工巧匠挥舞着凿子和铲刀,雕镌着一座座形象逼真、造型别致的冰雕艺术品,令人叹为观止;冰球训练场上有五六十岁的老将,也有四五岁的儿童,他们裹在五颜六色的冰球护具中,“披甲戴盔”,俨然是古战场上的豪杰,挥起球棍把冰球抽得“啪!”“啪!”作响;围观的人群不顾风雪严寒,津津有味地观看球员训练并不时传出阵阵喝彩声和掌声……他们如此热爱冰球,难怪加拿大人把冰球誉为国球!

渥太华三个独特的节日中有两个在冬季:冰上狂欢节和艺术祭雪节。节日期间,整个城市沸腾起来,人们与冰同在,与雪共舞。家家户户在自家房前屋后筑起高高的雪墙,人们虔诚地相信,一堵洁白的雪墙足以抵挡任何妖魔鬼怪,保佑全家人一年幸福快乐。如果说冰雕是艺术家们的“阳春白雪”,那么雪雕就是平民大众的“下里巴人”。节日里的大街小巷,成千上万的雪雕作品数不胜数,徜徉在街头巷尾,时而如同进入动物园,老虎、狮子、猴子、熊猫、考拉、鲸鱼、老鹰、鸽子以及各种人面兽身、似像似不像的动物无奇不有;时而好像来到一片建筑天地,玲珑的别墅建筑、耸立的摩天大楼、设计奇异的古老教堂、造型别致的现代化酒店,洋洋大观;时而仿佛置身交通工具王国,各式奇特的飞机、火车、汽车、摩托车、轮船,令人目不暇接。在这些充满平民百姓丰富想像力和无限创造力的雪雕作品中,不乏精品。

我庆幸自己能在冰天雪地时来到渥太华,相信冬天一定是渥太华最美丽动人的季节。我想,如有可能,下次再来渥太华的时间,应该是在冬季!


在加拿大坐着火车旅行

从来没有想过到加拿大旅行会选择乘火车。

加拿大西海岸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很多地区人迹罕至,大自然赋予了她各种不同的面貌:高耸的山脉、蜿蜒的海岸、原始的生态、宁静的湖水、绿草如茵的山谷……无疑,搭乘火车领略这些奇观是上乘之选。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有三条主要观光线路──“落基山登山者号”、“惠斯勒登山者号”和“加拿大国铁”,它们往返于温哥华及省内和其他各大城市之间。今年12月,冬季列车即将启程,游客们可以感受独特的加拿大圣诞之旅了。

惠斯勒登山者号向惠斯勒进发

想象一下,清晨还沿着繁华的温哥华市区海滩漫步,下午却可以在度假小镇惠斯勒骑山地自行车,或徒步观光、体验刺激的滑行飞索和独一无二的雪上运动了。惠斯勒登山者号让我们有机会在短短一天内体验两种不同世界的绝妙感受。

惠斯勒登山者号全程大约行驶3个小时,全长118公里。沿途,火车带我们穿越了惠斯勒与温哥华之间着名的海天风景区、西温哥华和斯坦利公园的美景。列车驶过豪湾海岸,山脉景致尽收眼底,途经香浓瀑布、Garibaldi山、切卡穆斯峡谷、Brandywine瀑布以及四季皆宜的惠斯勒度假村。

当列车驰骋在蓝天白云的美丽景致中,我的心早已飞到了向往已久的惠斯勒小镇。那是一个怎样的小镇?终年都陶醉在银装素裹的白色世界里吗?直到一份精致的早餐摆在我面前,我的思绪才又回到了车厢里。

早餐包括咖啡和一篮新鲜、惹人眼馋的水果。车上提供的精美餐具也是我喜欢的,简单大方又高贵。

惠斯勒登山者号有经济型和豪华型两种车型,尽管花费较高,但我强烈建议你选择乘坐拥有超大圆顶玻璃车窗的豪华车型Glacier Dome Coach。火车的车顶采用的是玻璃结构,为的是让旅客们更好地欣赏沿途的美景。惠斯勒登山者号上还有一节特殊车厢──猓望车。车厢是敞开式的,定时对旅客开放,坐累了到这里自由活动,拍拍照片是不错的主意。

中午11时30分左右,我们抵达惠斯勒。一下火车,穿梭巴士早已恭候。

惠斯勒被《滑雪杂志》(Skiing Magazine)评为北美地区的最佳滑雪度假村,是个四季皆宜的旅游胜地,也是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天堂:有越野单车、滑行飞索、高尔夫、ATV四轮传动车、独木舟、健行等运动项目。我们入住的是当地非常有名的希尔顿惠斯勒度假村,窗外,即使是在夏季,也可以看到远处惠斯勒山顶的积雪。

有人说,到惠斯勒如果不体验精彩刺激的滑行飞索,就算没来过。

滑索生态旅行设在惠斯勒山和黑梳山之间的狭窄山谷中,是惠斯勒地区最受欢迎的全年性旅游项目。钢制滑索以时速高达80公里的速度带你沿着索道冲出60米远,而脚下是600米深的悬崖。探险者们不仅可以体验非凡的冒险乐趣,还可以了解很多环保知识。

准确地说,当你系好缆绳,静静地等着帅气的教练为你套上绳索、扣上钩环,惊验旅行便开始了。整装待发的我即将踏上通往森林半空的旅程,飞过悬于两片森林间的木桥,欣赏周围神奇的自然景色,内心的激动难以言表。

滑索有两种不同难度可供选择,初学者多半选择滑行飞索熊之旅,5条令人惊叹的索道同吊桥、木板路和观景小道一起,构成这次奇特旅行;最近增加的滑行飞索鹰之旅长达600米,惊验刺激,专为那些已经体验过初级滑索运动、正寻找更加惊心动魄的好动分子,借着这条索道,探险者可以一直滑向旅行的终点──惠斯勒村。

 旅行小贴士

●惠斯勒号每天往返于温哥华至惠斯勒,早上7时15分左右,温哥华各大主要的酒店都有穿梭巴士前往火车站。需提前15分钟在酒店大门等候。

●单纯往返火车票从100加币至200加币不等,包括去程的早餐及返程的下午茶。你也可以购买惠斯勒登山者号旅游公司提供的各种旅游套餐或者自行任意组合套餐。

落基山登山者号弗雷泽探索之旅

弗雷泽探索之旅是落基山登山者号三条线路中最新的一条,沿途经过湍急的峡谷、高耸的山峰、冰河湖泊及瀑布……这一旅程是名副其实的自然景观之旅,全程时速可达50公里。

这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第二段旅程,接驳惠斯勒登山者号。中途,需要在克内尔停靠一晚,第二天一早继续东行,沿着弗雷泽河北上,途经乔治王子城、彭伯顿山谷、弗雷泽峡谷以及卡里布平原。

清晨6时30分,我们开始了为期两天的落基山登山者号之旅。这段旅程的终极目标并不是体验某个大城或小镇,而是一睹加拿大众多未受破坏的天然景观以及雄伟的落基山脉。

弗雷泽探索之旅沿途经过的城市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通往北部卡里布地区的门户城镇克内尔。这是一片广大、未受破坏的地区,是淘金者和拓荒者的乐土。踏上这片土地,你会变得热情高涨,或骑马驰骋在草原感受神秘而传统的原住民文化;或乘着狗拉雪橇飞驰在白雪覆盖的山峰;或在几处世界最棒的海钓地点捕捉巨大的□鱼!

当火车进入落基山脉的时候,我们被优美的景致所包围。落基山脉加拿大境内最高的山峰Rob-son雄伟地屹立在眼前。

世界上美丽的山脉很多,但是没有一个可以和落基山脉相比。有人说,加拿大洛基山脉是一座可以膜拜的神庙。因为只有到了这里,你才会感到造物的神奇,天地的广阔和自我的渺小。也有人说落基山脉等于“将50个瑞士融合在一起”,这也不算夸张。加拿大境内的落基山脉两侧方圆近三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四个世界遗产级的国家公园以及三个省立自然保护公园,还有众多零散的动物保护中心、自然保护区公园等等。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原始森林、冰川、瀑布、河流、大湖、温泉……一切你能够想象到的自然景观都会聚在这里。

旅行小贴士

●落基山登山者号有两种型号的列车:金叶圆拱列车和红叶圆拱列车。

●在落基山登山者号列车上可以购买各种可爱的纪念品和工艺品,包括这段旅行的纪念DVD,值得珍藏。

■相关链接

  加拿大国铁:三条经典线路

加拿大国铁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内有三条旅行线路──“加拿大人号”,往返于温哥华与多伦多之间,全程需要3天时间,沿途经过坎卢普斯、澄清河、维蒙以及艾伯塔省的贾斯珀。“斯基纳号”连接落基山脉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北部城市鲁珀特王子港,全程两天,途经乔治王子城、史密瑟斯以及特勒斯。另外还有“马拉哈特号”,奔驰在温哥华岛维多利亚与科特尼之间,单程三个半小时。沿途经过彻梅纳斯、纳奈莫、帕克斯威尔以及夸利库姆海滩。


搜索此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