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连鹏的博客

怀念过去,铭记今天,憧憬未来;希望做一个时代的记录者,有价值的媒体人;无论寂寞无奈、贫困潦倒、飞蛾扑火也在所不惜;希望以年轻一代的眼光来描述加拿大的历史、文化、政治及记录中国移民和留学生在枫叶之国的心酸和努力。QQ:76365,MSN:lianpeng126#hotmail.com

2008年6月14日星期六

加国纪事:多元社会中 华人应积极发声

在资讯爆炸时代,人们对资讯的吸收成平方数增长,让有些人产生恐慌心理,但是慢慢也让大家学会了如何思考,如何以自己的喜好、文化、判断去选择自己需要或喜欢的资讯。这也让人们的思维方式慢慢调整。同时由于接受大量资讯及观点,使得大家的思维慢慢变得越来越多元。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的文化社会中,应该以不同的方式,透过不同的渠道去发出自己的声音。当一个国家和一个社会需要进行重要决策的时,民众的利益和参与是非常重要的。过多的声音不会使决策变得嘈杂,过多的辩论也不会模糊议题的焦点,反而会让政府决策者越清醒,心中会越有定见,对轻重缓急和选择去取越有决断力。

最近发生在加国的几件事,让我们看到民众发声的重要性:4月10日,安省议会考虑以后不再颂读《圣经》里的主祷文。

此决定在民间引起很大回响。在两个月中,政府收到约2.5万份公众请愿,大部分要求保留此传统,省府网站更是一度因收到太多民众邮件而瘫痪。在听取数以百计宗教团体、无神论者及公众人士意见后,安省议会最终在6月12日通过动议,保留颂读主祷文传统,但同时在其后增加另一礼仪环节,加入其他宗教、文化祷文,以体现多元文化。

笔者前一段时间因多伦多Doors Open而参观了几座基督教堂,发现教堂的文宣中强烈的表达了反对取消颂读主祷文的意愿,并号召教友发声,向政府积极表达反对意见。政府的动议欲改变长期以来的传统,他们当然有权去表达自己的呼声,让政府和各界人士听到他们的心声。

6月12日当天,联邦工业部长潘迪思正式向国会提交《版权法》修正案,将对侵犯版权的个人给予严厉处罚。

新的《版权法》看似严格,看似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商业利益和习惯在网上免费下载资料的用户之间采取了中间路线,但其实还是向民众做了“妥协”。法律专家表示,新规定表现出对消费者足够的尊重,其实只是技术上规范怎样的行为可构成侵权,而对在线下载行为进行处罚“更像是一个象征性的事情”。

其实保守党政府在去年12月份就试图提出新的《版权法》法案,但遭受到加国各地草根组织的强烈抗议而以失败告终,当时在Facebook上发起的网上抗议团体一个月内就有超过2万名使用者加入,而各地也有不少网友和民众游行抗议。在受到美国一些大企业和民间团体,及加国业界的强大压力下,政府仍然选择了“消费者的利益。”

政府应保护版权,但是也不能以牺牲民众利益和隐私为前提。先不论在线下载究竟对唱片等产业有多大的影响,或加国是否应该照搬美国《数字千年版权法》对数码产品进行严格版权管制,如果不是广大网友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抗议,民众的利益恐怕将会被轻视甚至漠视。加国的民主制度给予民众空间去表达己见,我想,一个国家的决策,首先应该考量的是国家利益,其次是民众的利益,最后才是群体利益,如政治家利益、企业利益等。

加国政坛最近几个月闹得沸沸扬扬的则是C-50法案。C-50赋予移民部长特殊权力,可以不处理、搁置或退回移民申请个案,将导致移民申请人陷入不确定状态。移民专家表示,C-50一旦正式生效,除在加拿大境内提出的人道移民和难民申请不受影响外,其它类别的包括家庭团聚等各类移民申请可能都会受到影响。从“大局”来看,这并无法彻底解决积压问题,会影响加拿大人道主义形象,以及对移民申请者不公。从“小局”来看,这意味着如果将来申请父母团聚,将会越加困难,有可能从目前的5、6年延长到10年。

C-50法案现已在议会过关,估计不久的将来将会正式成为法律。但是在C-50法案产生争议的几个月里,我们只看到的极少数华人社团,如平权会等全力表达反对,其他人士并无积极行动,而很多华人对此也并不关心。

很多华人朋友只在乎日常生活,如工资是否涨了,哪里能加平价油,哪里店铺在打折,但对加国政治走向及政府决策并不在意,甚至一点都不知道。对于C-50法案,有朋友说,反正我已经移民了,政策再改也不会影响我。这话虽然不错,但是华人长期不关心加国政治,对选举、投票和公众议题漠视,总有一天会遭受别人的漠视。权益和利益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要靠自己争取的,如果有一天你想申请父母团聚移民加拿大时,发现竟然需要十年,你会做何感想,骂政府?

总有人说,华人应该融入主流社会。其实融入不只是经济和文化的融入,也包括政治的融入。既然你选择在加国生活,就应该关注本地的社会生活特别是政治生活,应该把这当作自己分内的事,而不是把自己排除在外。即使无法一下达到政治融入,也应该多关心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方向,对政府的一些决策表达自己的意见,让主流以及其他各族裔清晰的听到华人的呼声,而不是继续闷头保持沉默,在对政府不满时去论坛发帖子骂娘。 (特稿/连鹏)

2008年6月12日星期四

台湾媒体乱象

台湾媒体乱象主要指台湾于1980年代解严后,由于商业媒体(特指新闻媒体)利用暴力、血腥、煽情、炒作与捏造新闻等手段增加收视率或发行量之现象。此种乱象在新闻节目上尤其明显,促使部份人士成立媒体批评团体并对媒体进行监督和批判。[1][2]。如1999年成立之台湾媒体观察教育基金会[3]、2000年八掌溪事件后成立之“与媒体对抗”运动[4]及2002年成立之新闻公害防治基金会等等。这些媒体批评团体有些偏向要求媒体内容净化[5],有些侧重人民媒体素养之提升,有些则偏向批判商业化之媒体环境并要求健全公共媒体空间[6]。

此外,台湾于1980年代解严前之新闻媒体,因多由中国国民党及政府持有,故“党政军退出媒体”之口号即针对该“乱象”[7]。此与对商业媒体“膻色腥”的批判有所不同,主要指戒严时代媒体成为统治者打击异议份子及遂行言论管制及意识型态宣传之工具,而当时的媒体监督机构主要也只单纯地探讨媒体内容,而从未针对媒体结构进行批判[8]。1987年解严及2000年民主进步党执政后,新闻局的改造及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的成立,使政府控制媒体的情况不再,据无国界记者组织的世界评比,台湾于2007年在新闻自由排名上首次超美日[9]。






台湾媒体乱象主要指台湾1980年代解严后,由于商业媒体(特指新闻媒体)利用暴力、血腥、煽情、炒作与捏造新闻等手段增加收视率发行量现象。此种乱象在新闻节目上尤其明显,促使部份人士成立媒体批评团体并对媒体进行监督和批判。[1][2]。如1999年成立之台湾媒体观察教育基金会[3]2000年八掌溪事件后成立之“与媒体对抗”运动[4]2002年成立之新闻公害防治基金会等等。这些媒体批评团体有些偏向要求媒体内容净化[5],有些侧重人民媒体素养之提升,有些则偏向批判商业化之媒体环境并要求健全公共媒体空间[6]


此外,台湾于1980年代解严前之新闻媒体,因多由中国国民党政府持有,故“党政军退出媒体”之口号即针对该“乱象”[7]。此与对商业媒体“膻色腥”的批判有所不同,主要指戒严时代媒体成为统治者打击异议份子及遂行言论管制及意识型态宣传之工具,而当时的媒体监督机构主要也只单纯地探讨媒体内容,而从未针对媒体结构进行批判[8]1987年解严及2000年民主进步党执政后,新闻局的改造及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的成立,使政府控制媒体的情况不再,据无国界记者组织的世界评比,台湾于2007年在新闻自由排名上首次超美日[9]








目录


[隐藏]





 


背景


台湾因解严后解除媒体管制,各类媒体大量增多[10],昔日之平实报导风格已未能确保留住阅听人;于是各种争议性报导逐渐成为主流版面,致使今日台湾媒体之可信度受到质疑:自由之家
(Freedom
House
) 的评比报告指称,台湾媒体被认为是“煽色腥的、商业化的与党性顽强的”(sensational,

commercialized
, and overly

partisan
);《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
) 在一篇叙述台湾媒体现状的报导中,将标题订为〈他们无能力处理事实〉(They
Can't Handle the Truth)[11]台湾可能是世界上将收视率广告价联系最紧密的地方。[来源请求]台湾之收视率调查结果近几年由AC尼尔森(ACNielsen)垄断,此举虽可遏止商业电视台因各收视率调查公司之取样流程差异而皆声称自己制作之八点档为收视率第一,但部份人士认此举反倒对台湾电视环境有不良影响。另现今商业电视台主管所关心之收视率数据已经在误差值以内(多个同时段节目的收视率数据相差于统计误差内,例如收视误差如为1.2%,没有领先超过2.4%,依常识判断这些节目皆应被视为具有相同收视率,但电视台主管、媒体老板与广告主却重视这种微小差距。)。此外部份人士(如郑自隆)认因部份安装收视纪录器之家庭其社经地位较低,此等人之阅听倾向于一定程度上决定电视节目之走向,致使台湾电视节目日渐沉沦。同时台湾自解严以来,电视频道数增长数十倍,尽管广告额也有增长,但主要集中在新媒体中,旧媒体则不明显。无线电视之广告收入已连续六年负成长,有线电视亦于2005年停止增长。[来源请求]


此外,2000年开始执政之民进党政府,因对媒体控制力的较为减少,导致各媒体主观化、私有化
(privatized),加以多个重要媒体均由两方政党把持或立场各偏向泛蓝泛绿,旧有影响势力不愿放弃过去所得特权(其中原因包括许多媒体成员是在威权时代所筛选养成的),新势力又利用执政优势积极去占有新发言权;因此部分台湾民众认为自此阶段开始,“媒体的客观性几乎等于无。”[12]。在此认知下,台湾部分学者兴起了媒体对抗运动并试图解决此乱象。[13]




2006年
爱德曼公关公司调查包括澳洲中国大陆香港印度日本马来西亚南韩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地区之媒体受信赖程度,台湾敬陪末座。爱德曼公关公司亚太总裁Alan
Vandermolen
认为台湾人批判性较高、台湾媒体竞争过度、台湾媒体偏向煽色腥走向等,皆为导致台湾媒体形象不佳之主因。据法国无疆界记者
(Reporters
sans frontieres
,or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 组织于2006年10月24日发布之全球新闻自由指数最新年度评比,台湾由前一年之51名进步为43名,排名较日本之51名、美国之53名为高。但台湾媒体受信赖程度于另一调查中却仅1%,为亚太最低[14]


 


采访乱象


台湾记者因市场竞争激烈,各家电子媒体为获得较为耸动、刺激的画面,以换取较高收视率,造成媒体的采访行为本身亦成为新闻事件并引发社会争议,另亦有一些乱象则为SNG所引起,甚至有民众检举电子媒体因采访而违规停车。采访上所引发的争议大致可以分为以下数种:



  • 与采访对象发生争执





如2004年9月,台湾媒体与英国著名歌手艾尔顿强中正机场爆发口角冲突[15]



陈水扁
总统女儿陈幸妤曾经在阳明医学院毕业典礼跟媒体口角冲突。





  • 滥用采访机会





如2006年8月,《联合报》记者丁万鸣趁采访之便高喊“阿扁下台”[16]





  • 采访问题不适当,伤害受访者






如记者常问受访者“请问你现在有什么感想?”、“你知道爸爸(妈妈)已经死掉了吗?”,尤以电子媒体记者最为严重,就连火灾、空难或车祸等意外现场亦曾出现此一问题[17][18][19]





  • 与同业争执





如2005年5月,艺人倪敏然自杀事件之当事人夏祎召开记者会,两名媒体记者因抢镜头不和而互骂脏话[20]





  • 未考虑记者人身安全问题





如:2003年4月,台北市立和平医院SARS疫情而封院,台湾《壹周刊》两名记者设法偷待在封锁的和平医院里采访摄影[21],即被台北市政府新闻处处长吴育升批评该举是“无视记者的人身安全”、“漠视新闻道德和新闻自律的原则”[22]。但《恐慌,在政治瘟疫蔓延时[23]此书批判台北市政府的处理方法,并肯定《壹周刊》记者潜入和平医院所做之报导。

又如2004年10月纳坦台风来袭,台视记者平宗正接获行政院长游锡堃将视察基隆河员山子分洪道之消息,在分洪隧道口等待,不慎被卷入洪水中溺毙[24]





  • 未考量新闻对象安全





1997年4月至11月,白晓燕命案发生。于白案开头未确认被害人安危之时即有部分台湾媒体发布新闻甚至公开歹徒之绑架照片;2005年11月,蔡姓商人遭林明桦集团绑架,人质脱险之前即有部分台湾平面媒体及电子媒体以抢先报导相关新闻方式大幅刊载相关讯息。[25]





  • 妨碍公务





1997年8月19日,警方与白晓燕命案凶手发生枪战。部分台湾媒体闯入警方架设之第一道封锁线,于一定程度上妨碍警方攻坚,被认定为另二名歹徒(高天民陈进兴)顺利逃逸之因(遭当场击毙之林春生除外)。





  • 著作权争议






部分台湾电视媒体常使用抄袭平面媒体、网路或书上的内容来充当访问内容,此作为被部分学者认为侵犯著作权。例如:抄袭《远离生活中的毒物》、[26]中国斩首计划报导[27]及1998年同志纪录遍争议[28]




 


照片或画面使用乱象


为了追求效果,报纸或电子媒体常将血腥、煽情的照片、画面置于头版或重要时段,如白晓燕命案[29]2003年,进入台湾市场之《苹果日报》也常将伤者及尸体等照片放于头版,故常被批评不尊重当事人、可能吓到读者,最知名案例为2006年11月发生的台中市长胡志强夫人邵晓铃车祸重伤事件[30][31]及2007年4月12日高雄市寿山动物园鳄鱼咬断人臂事件。该事件除《自由时报》对照片中断臂处打马赛克外,其他三大报(《联合报》、《中国时报》、《苹果日报》)都直接刊登鳄鱼将人臂含在口中之照片,而引发社会争议及立法委员谴责[32]
。《国语日报》亦于某期〈日日谈〉批判,并主张政府应监视各家报纸,若图文逾越普通级应予以处分。但亦有部分网友认新闻应展现完全真相,此三报纸之报导可使读者知道任意招惹凶猛动物之后果。此外这数家报纸不是将镜头拉远以便将断臂处缩小,并对血腥处打马赛克,就是虽不对血腥处打马赛克,但不将其放在头版,已经算是有做充分处理,故这数家报纸之作法不构成问题。某报刊出某养殖场让小孩拿鳄鱼口中红包之相片,此举方对儿少带来负面影响。退休社会记者赵慕嵩甚至以此照片深具新闻价值,不应打马赛克,且美联社曾有摄影记者拍摄越战期间一满身是血孩童由一美军士兵抱着渡河之相片,并以此获普利兹新闻摄影奖,全球报纸亦皆刊出,且DISCOVERY时常播出动物噬食动物之画面,但立委却未作批判,且立委自身常作不良示范,无资格指责媒体。《中国时报》甚至无须刊登小启对“造成不适之读者”表示歉意。若立委真认《中时》直接刊此照片不妥可送交新闻评审单位评审,而不能要求报社道歉或发动全民拒看此报纸。[33]。为此行政院新闻局发函要求报纸改进,新闻频道亦于相关新闻中以电视新闻需依广电相关法律对某些画面作处理,但报纸却因《出版法》已失效故有数家不对此类画面作处理,而遭受无法可管窘境。另外,电子媒体方面颇为著名之例则为民视新闻台头家来开讲》来宾林正杰殴打另一来宾金恒炜之斗殴事件[34],事件发生后,各大新闻频道皆持续不断播出殴打画面。</ref>、邱小妹事件[35]及八掌溪事件[36]


除血腥、煽情照片或画面外,媒体也时常使用模拟画面合成照片来造假,此举亦迭遭质疑与批判。[37][38][39][40]


 


灾难报导乱象



由于灾难事件最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灾难事件的新闻报导是各家电子媒体的必争之地,其报导常引起的争议,包括:反覆播放灾难画面,例如2000年7月12日所发生的八掌溪事件;未能即时批判政策不当,例如和平医院SARS封院事件[41];夸大灾情,例如2004年9月11日,台湾发生严重水灾,部分电视记者遭《自由时报》指出故意“蹲在水里连线”,造成“水淹及胸”假象之画面播出[42]


 


人物报导乱象


台湾媒体于香港媒体加入竞争之下,许多名人无关公益之私事成为台湾媒体报导的重点,一旦有名人发生受伤、自杀、婚外情等事件时,大篇幅、长时间的报导常占据各大媒体的主要版面与时段,但亦有些本来没没无名之人系于媒体一窝蜂报导之下成为名人。而较为引起争议报导对象主要为主播[43]艺人

[44]
[45]及争议性人物[46]


 


未经查证



新闻查证主要目的为减少媒体的客观与主观错误,同时并提升消息来源对媒体新闻记者、新闻报导及新闻媒介的评价。未经查证的结果容易产生媒体主观错误;而台湾媒体未经查证或造成主观错误的主因或动力,为过份强调或淡化某些事实及遗漏相关资讯[47]


除此之外,台湾媒体未经查证之弊亦源于收视率及时效压力,台湾媒体并无法做出下列查证流程。而缺乏此查证过程为媒体乱象之主因。[48]



  • 新闻刊登后,把新闻剪下来,寄给新闻中的消息来源,请消息来源指出新闻中的错误(Meyer,

    1988
    )

  • 新闻刊登前,向消息来源查证相关事实及直接引述(direct
    quotes
    )是否正确的查证流程。[49]


台湾未经查证之新闻报导大致可分下列数种:



  1. 引用网路资料,未经查证。如少林棒球事件[50]、南非华工事件等。[51]

  2. 引用论坛投书或片面讯息,未经查证。如乌龙舔耳案[52]、台湾高铁与日本新干线性能比较[53]、误报许效舜妻亡事件[54]、力士老婆事件[55]、玉山兵推报导[56]、“沙鹿高工学生恶作剧爆料事件”[57]、“中华民国教育部下课时间改为五分钟事件”[58]

  3. 引用基层记者未经查证资料或完全造假。如:沥青鸭[59]、潘美辰事件[60]、女法官劫囚事件[61]脚尾饭事件[62]周政保影带事件[63]、“赵建铭卖钻石事件”[64]


  4. 专业知识不足。例如中国时报批评空军一号将中华民国国旗之国徽移至右上角,是“错乱满地红”。但事实上是国际惯例顺风旗。[65]


 


未审先判



1990年前不少媒体于报导犯罪新闻时,常于警方将某案宣告破案或结案前,将嫌犯之真实姓名公布。一旦警方发现实际犯罪者为他人,或“嫌犯”之“犯罪”动机符合阻却违法事由时,其虽被警方证明无罪,然其誉已遭毁损,难以回复。另外还常以检警提供之资料为础大打高空。1961年琉公圳分尸案即凸显媒体未审先判之问题,《联合报》及评论此案件之方时东海大学教授暨史学家徐复观即因此遭当事人柳哲生控告诽谤,幸于第三者奔走下终使报界为其合办慰问茶会,当事人并放弃诉讼。类戏剧《台湾变色龙》曾藉此案提醒媒体勿未审先判及打高空。
[来源请求]




隐私权


隐私权于欧美为普遍人权之一,而侵犯隐私造成之媒体杀人不仅戕害社会,甚至造成司法救济机制完全无法发挥监督绩效。于此种直接的人体侵扰转化为抽象的道德式侵害的概念下,甚至可将媒体归为公害[66]


以侵犯公众人物或非公众人物的台湾媒体乱象时见,曾引起风波的计有“偷窥女同志事件”[67]、“王建民拒台媒事件”[68]、“同人志展”变“色情展”[69]内湖虐猫事件[70]


 


政治化乱象


台湾媒体乱象与台湾当今政治文化有相当程度的关系。例如有关不同立场的消息,并无具体证据,有许多无法证实亦无明确的消息来源。媒体在报导这些消息时,即使是丝毫无任何恶意或是媒体经营者、新闻工作者因其政治意识型态而来的故意作为都直接造成此乱象[71]


以此观点,台湾媒体出现的政治化乱象极为严重,如网站首页homepage)出现鼓励动乱字眼[72]、台湾拒圣火事件[73]三立二二八报导争议[74]、电子媒体2004总统大选灌票”事件[75]、“没支持变成有支持”事件[76]、南线专案事件[77]、废除清明节报导[78]、“中国猪”事件[79]、《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
)去蒋化报导[80]、“S.H.E捧中国的LP”报导[81]、《228事件追究特别条例》“诛九族”事件[82][83]


台湾媒体的政治乱象在过去是以造假新闻为主,目前造假新闻的情况已经变少,但是利用各种类似置入性行销的方法将正面或负面印象加诸于政治人物的乱象仍层出不穷。


 


造神现象


有些媒体为了讨好其支持者,甚至有将部份政治人物“神化”的举动,从最早蒋介石利用媒体将自己神化,尔后在新的总统上台之后,媒体就会开始将总统进行神化的举动。


 


新闻之外


 


给奖造假


台湾《苹果日报》2007年6月11日头条〈电视送奖节目
骗人〉指控下列电视节目涉嫌“给奖造假”:





  1. 徐乃麟
    曾国城主持之中天娱乐台小气大财神




  2. 阳帆
    白歆惠主持的民视无线台超级大精彩




  3. 吴宗宪
    主持的台视《齐天大胜




  4. 中天综合台
    康熙来了


对此,徐乃麟说:“这就是‘鸡生蛋’与‘蛋生鸡’的道理。追究问题根本,就是制作费那么少,奖金能给多少?”吴宗宪说:“其实我们主持人只是按表操课,制作单位与艺人是很好的partner(伙伴);真假如何,很难论断。”NONO说:“艺人能否领到奖品、奖金,是其次;对象若是观众,就一定要给,要给观众正面鼓励。”


台湾电视节目制作人薛圣棻认为,“给奖造假”对观众不公平,会让观众有被愚弄之嫌;节目的抽奖及中奖过程,要请律师见证。名节目主持人李明依批评,作假就是不对,因为作假让社会价值观全没了;“即使节目作娱乐效果,还是要有是非对错。”消基会董事长程仁宏表示,“给奖造假”根本是欺骗观众,把消费者当成被戏弄的对象;若制作单位不改善,消基会不排除发起“拒看运动”。政治大学广播电视学系教授黄葳威认为,“给奖造假”是一种“节目不实”,是虚张声势、欺骗社会大众;在电视台降低制作成本与激烈竞争下,造假内容恐怕越来越多;此风不可长,NCC一定要处理。


NCC传播内容处副处长何吉森则表示,将侧录节目内容并请制作单位说明;若确实有造假问题,将提送“广播电视节目广告谘询会议”讨论,判断内容是否会误导观众、欺瞒观众或妨害公序良俗;若有,可依《卫星广播电视法》处新台币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锾[84]


 


歹戏拖棚


歹戏拖棚现象在台湾并不起于近年。台湾电视史上第一部做每日连续播出的八点档电视剧晶晶》即因播出时广受好评反响甚大,而播出一百零二集[85]。其他如1974年之《包青天》、1974年之《保镖》、1993年之《包青天》、1997年之《施公奇案》等。然而当时八点档一集时间为一小时,此种数百集长剧亦非常态。如今民视无线台三立台湾台之八点档连续剧中,多为百集以上,播出时间有时可达一年以上;一集时间也由一小时延长至90分钟,甚至从2007年开始有播出两小时的情形出现。



除民视、三立外,台视、华视与中视近年亦有类似行动,但收视率不如民视与三立。尽管这种“边拍边播”的模式引人诟病,然此现象并非在台湾才有,且此类电视剧亦为目前台湾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一些百集长剧于其他地区,如中国大陆播出,亦有一定收视与反响[86]


 




分类广告


2007年7月12日,儿少性交易防治条例监督联盟台湾终止童妓协会妇女救援基金会励馨社会福利事业基金会基督教门诺会花莲善牧中心)公布《欲望城市排行榜:报纸色情陷阱大调查》,统计2007年6月29日《联合报》、《中国时报》、《自由时报》、《苹果日报》等四份台湾报纸的各县市分类广告中的色情广告数量如下:《自由时报》822则、《中国时报》485则、《苹果日报》448则、《联合报》204则。同日,《自由时报》表示,这是因为该报分类广告版面较大;该报也表示,该报不仅要求广告主留下相关资料,同时遵守行政院新闻局的要求,全力过滤违法广告。[87]
-->


 


其他


 


错别字与错用成语



台湾的电子媒体经常出现错别字等技术性错误,有人认为出现频率过高。如2007年5月6日,三立新闻台之民进党2007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党内初选特别报导的跑马灯字幕上,根本没办理党内初选的高雄市第四选区(前金区新兴区苓雅区)竟出现姚文智(经协调后已转战高雄市第一选区)得3002票、黄昭辉得3001票,总得票数已超过该区党员选举人数五千多人。[88]三立新闻部经理余朝为说,是因为面板更改时电脑当机所致,但只有几秒钟,事后已立即更正。[89]



上述的例子应该只是技术性的错误,这种错误如果经常发生很可能是因为审稿、查证太不确实;但更严重的还有许多故意犯的错误,或被指出报导错误后还继续依照错误报导炒作新闻。


台湾电子媒体亦会出现错别字及错用成语的现象;虽然说技术性的错误很难完全避免,但此现象过多则反映媒体赶新闻及审稿不确实。



而媒体在错别字方面会遭到批评的原因,主要是媒体对错别字的态度“严以待人、宽以律己”,台湾媒体可以针对政治人物之错别字及错用成语做出连续数天之批判报导,浪费重要新闻版面,但是却不愿意加强自身记者及编辑之中文能力及审稿资源。


 


提供之专业知识或运动规则错误


2000年8月份军事家出版社之《全球防卫杂志》当中〈另类国防
信心建立措施〉一文指出当时台湾报纸不察信心建立措施(Confidence
Building Measure
,CBM)之原意,竟于其新闻辞典称军事互信机制亦称信心建立措施。实则军事互信机制为台湾学者自创之词汇,报纸说法明显误导读者。


《联合报》之体育版亦常出现运动规则记载错误之问题。


 


独家新闻现象



刘伯姬表示:“台湾新闻台的操作模式中,喜欢在没有大新闻时,制造轻松有趣的独家花絮,……这些内容虽然祇有该台有,但依严谨的独家新闻定义,如果事件、讯息,别人判断根本不值得报导或不宜报导,但祇有你一家大报特报时,是不构成独家要件的,电视台随便个小花絮就变成独家,非常值得酌量。”


广电基金接获民众检举表示,2006年8月23日《东森新闻》报导含有黑道份子参与的“天使护卫队”[90]及《三立新闻》报导台湾内部因政局因素,近期办理外国移民之人数骤增等二则“独家”新闻,……明显系电洞来风,只见媒体的主观臆测、评论,却缺乏……具体的佐证数据[91]


广电基金与财团法人新闻公害防治基金会(简称新防会)2006年7月23日联合召开记者会,针对TVBS报导赵建铭自行施打类固醇及东森电视台报导陈幸妤曾赴精神科门诊等“独家”新闻,表示其侵犯隐私、违反人权的做法对当事人并不公平[92]


 


不重视国际新闻


台湾民调显示[93]:有二成一台籍大学生认媒体播报国际新闻时数甚少。国际政经风险顾问公司发表的“亚洲媒体审查”评比报告批评台湾媒体欠缺国际观:相较香港或新加坡,台湾媒体报导的焦点过度局限于台湾内部事务,往往牺牲区域及国际新闻的品质,而且也阻碍了台湾在区域经济中之发展[94]



而广电基金2004年7月29日公布的2004年6月〈电视新闻性节目定期观察报告〉指出:该月每天19:00至20:00,12个电视频道的新闻性节目的国际新闻比例,八大第一台、三立新闻台、TVBS-N、台视均有11%以上;东森新闻台、民视无线台仅占5%;而且外电新闻取材偏颇,以影视艺文为最大宗,其次是体育竞赛。


 


浮滥之SNG现场播报



何荣幸于《目击者》双月刊1999年1月第9期之【编辑室报告】里表示:“SNG与隐藏式摄影机带来的媒体暴力──电子媒体与影像文化愈来愈强势之后,SNG与隐藏式摄影机代表的‘镜头即真相’哲学将无限上纲,电子媒体对于受访者(尤其是弱势族群)人格权、隐私权的侵害也愈来愈令人忧心[95]。”



中新社记者董会峰、肖龙联2006年8月31日报导:“1111人力银行副总经理兼发言人吴睿颖在台北力霸饭店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目前岛内媒体进入‘百家争鸣’的白热化时代,新闻抢第一、抢独家、SNG车滥用,甚至不择手段、不顾一切抢新闻,让人对新闻的专业性及准确性感到失望[96]。”



此外,先前数年(特为东森新闻台)常滥用SNG,连记者于超级市场发现高丽菜正以特价贩售中此类毋需SNG之内容亦可现场连线报导,大幅降低电视新闻水准。


 


民意调查不准确



台湾的民调是出名的不精确、媒体民调情况更严重,其原因可能包括:




  1. 过去的威权统治使得部份台湾人不愿意表态。



  2. 媒体因为其表现而被上色,因此相反颜色的民众中有一定比例会在民调中恶搞该媒体;例如听到是某一家民调就故意说谎。




  3. 民众为了干扰政党初选,故意支持敌对政党中比较不可能当选的人士。



  4. 民调问题具有暗示性,会造成答案失真。





[来源请求]


这现象已经被外国媒体报导,英国广播公司(BBC)说《联合报》民调不准确[97],香港《明报》亦批《中国时报》“根本没有参考价值”[98]


 


其他媒体乱象



  1. 新闻、节目广告化或广告节目化(→置入性行销)。



  2. 社会记者好打高空,常于报导社会案件时加油添醋。如媳妇上吊,记者于笔下便出现许多臆测:如婆媳不和,恶婆婆虐死小媳妇,或公公性侵害媳妇等。其因为日治时期台湾报纸编辑、采访主任等核心工作皆由日人担任,战后台湾各家报纸除《中央日报》、《联合报》外多因缺乏人才而由外行人担任编辑及采访主任,故中文素养良好者即可当编辑,爱好写作又有活力之青年即可当记者(自二二八事件始,至美军中校格鲁佛命案终)[99]

  3. 大题小作或小题大作。

  4. 电子媒体之“新闻画面”多为靠新闻记者于一旁当“导演”,让当事者亲自将事件或动作重新进行一遍得来,甚至还有NG[100][101]

  5. 记者自身学养严重不足,于记者会问各式废话问题(如胡婉玲曾于国防部召开之记者会问:“经国号战机跟IDF有何不同?”),不过有时此举系因媒体(尤其电子媒体)需要捕捉到当事人回答相关问题的过程与画面所导致。


  6. 记者、主播讲稿时赘字、赘词连篇(新闻频道之问题)。

  7. 电子媒体针对某新闻事件,在短时间之内密集重复播报,有疲劳轰炸之嫌。

  8. 为提高阅听率过度凸显、放大或渲染某事件、问题或现象,如2007年《中国时报》及东森新闻台过度夸大物价上涨之问题,且过度强调台湾之物价上涨,而未提及中国及韩国之物价上涨,亦未以国际观点探究物价上涨之因(如中国大陆及印度近年来需油量大增),遭部份PTT板友及与媒体对抗质疑东森及《中时》会这么做是在刻意打压政府。


  9. 为提高阅听率蓄意煽动民粹,如吴忆桦事件发生时部份新闻频道未详阅法官之判决书即迳自批判法官判决,误导观众认定吴忆桦不想回巴西外婆罗莎的家,实际上法官根据吴忆桦所绘之图画中频繁出现外婆家发现吴忆桦其实很想回外婆家(据公视报导)而将吴忆桦之监护权判给罗莎并无不当,此类报导明显误导视听。


  10. 利用强调受访(或call-in、投书)民众之观点,或着重偏向报导符合自己立场的内容,以传播媒体之政、经、社、文观点[9][10][11][102]

  11. 制造族群歧视与冲突,如台客统媒、挺贪污、三低一高(低所得、低文化水准、低社会阶层、高年龄层)。


  12. 涉及地域歧视,观点偏重台北。一般戏称“由台北看天下”。

    按:其实台湾媒体对台北市是否真的理解也被质疑。

  13. 一般人、一般单位无法轻易更改报导内容。不肖媒体工作者以此作为特权要胁,进而利己或媒体单位(PTT八卦及媒乱版对此有所讨论)。


  14. 记者对特定人物或群体不当施压,造成诸多问题。

  15. 为维护媒体经营者自身的政商利益,而配合政府或政党要求,打压自家记者采访权,如“周富美事件”。[103]

  16. 1990年代至2000年代初部份社会大众认媒体上之负面新闻过多,并对此有所批判,要求适度增加正面新闻比重。


 


反媒体活动


于八掌溪事件发生当年8月,媒体批评网站与媒体对抗成立[104]



2005年3月6日发生《中国时报》陈洛薇“新二二八事件”,一群PTT网友在台北车站前呼口号,要求《中国时报》一周内道歉,口号诉求为:“媒体要道歉,记者要反省;拒绝无知抄袭,要求媒体自律。阅听人,站出来[105]!”同年10月,台北捷运淡水线发生大学生强吻十二岁少女事件,该大学生可能因误信媒体报导:“检察官加重起诉,祭出重罚。”而上吊自杀[106]


到了2006年8月18日,发生王建民拒绝台湾媒体事件,有网友准备串联发起学生运动,于9月1日台湾记者节当天走上街头,向媒体抗议。8月22日,被视为即将登场的“91反台媒学运”前奏曲“822挺建民呛TV”行动展开。


 


《脚尾米》纪录片


2007年6月19日,一部由世新大学学生拍摄的纪录片《脚尾米》[107],于Google
Video上播出。影片内容为学生访问许多受访者对台湾新闻的看法;以及学生们自行制作假事件吸引记者来采访的过程,以验证台湾媒体采访过程粗糙、内容可信度低。影片播出当天,于PTT上获得极大回响(但仍有部份网友认此举为以牙还牙,且当中涉及造假不足取);知名网站与媒体对抗亦支持本纪录片。



影片播出后第二天,本事件被刊载在《苹果日报》上,各大媒体开始谴责学生不该制作假新闻欺骗大众,却对毫无查证的新闻内容只字不提。有些人质疑学生是港澳地区侨生,没有资格评论台湾媒体环境。某些媒体也怀疑那是该学生的期末作业,假造的内容不可以当作作业缴交,甚至报导该学生因故延迟毕业的私事。另外有人提出看法,因该学生是侨生,因此不怕记者事后报复,若是一般人如同该学生只身作出抵抗记者的行为,家人与邻居也会受到媒体各方面的压力,包括采访时的压力、不实消息的压力等。[108]知名网站《与媒体对抗》则以一漫画[109]讽刺受骗媒体。



事后,登上苹果头版的第一天导演接受四家电视台的采访,播出版本却有断章取义并误导观众之嫌,似乎意图贬低导演,模糊媒体方此次错误。

[110]


 


批评看报治国



台湾媒体乱象使许多人开始提倡不能信任、参考媒体,否则会造成错误的判断。各类新闻、传播工作者之地位亦开始下降,各大学之新闻、传播类科系地位亦受到波及,录取分数持续下降。不少网友开始以“霉体”和“霉毒”二词嘲讽新闻媒体,并以妓者、伎者或瘈(音计,疯也;狂也)者讽刺记者,同时怀疑新闻自由之意义,甚至有人认性工作者地位高于记者。[111]


对政治人物及政府官员之建议即为莫依媒体好恶施政,如陈水扁总统曾要求时任行政院长之苏贞昌“不要看报纸治国、看新闻执政”,但陈水扁亦被泛绿人士批评“执政无能的原因在于被媒体好恶左右”。[112]
而许多台湾人也犯了类似陈水扁总统的错误──没事就骂媒体,但还是受媒体欺骗而做出错误评价与判断;甚至连司法人员都被批评犯下类似错误、造成司法不公。



中华民国国军之不当惩处:当一些新闻事件涉及中华民国国军时,国军会因此先惩罚当事人,再进行调查,所以有时出现不论依照军中规定及情理,处罚明显过重或不应处罚的情形。一般认为国军过于好面子,“打自己的小孩给外人看、结果小孩根本没犯错”,亦引起一定不满。


 


新闻公害防治基金会




2002年
10月,台湾新闻业部分人士针对“李庆安诬指涂醒哲舔耳风波”举办研讨会,同时与会人员为遏止台湾新闻媒体乱象,“促进新闻机构善尽社会责任及功能,追求新闻从业员之尊严及荣誉”,而成立财团法人新闻公害防治基金会[113]



以观察新闻媒体、提出观察报告及研讨重大新闻事件报导方向为宗旨的新防会,成立后揭露许多存在台湾新闻界之各种乱象,且自2006年元月份起针对媒体胡乱爆料、欠缺查证(方式为向被指控者查证,故亦有遭认定为乌龙之新闻之后被证明之情事),及其他报导上之问题进行观察,并称此类报导为乌龙新闻(与一般社会大众认知之乌龙新闻不同,除不实报导外,另包括图片选择不当等)。



新防会观察2006年1-12月份各主要报纸所认定之乌龙新闻总计132则,包括:《中国时报》58则、《联合报》36则、《苹果日报》17则、《联合晚报》17则及《自由时报》4则[114]


2007年元月份至4月份,新防会认定各主要报纸之乌龙新闻相关资讯如下:




  • 元月份及2月份总计54则,其中元月份35则:《中国时报》11则、《联合报》10则、《联合晚报》5则、《苹果日报》5则及《自由时报》4则;2月份19则:《联合报》10则、《中国时报》4则、《联合晚报》3则及《苹果日报》2则。




  • 3月份及4月份合计90则,其中3月份39则:《联合报》16则、《中国时报》8则、《苹果日报》6则、《自由时报》5则、《联合晚报》4则;4月份51则:《中国时报》14则、《联合报》11则、《苹果日报》11则、《联合晚报》10则、《自由时报》5则。


详细内容一览表:



  • 2007年元月份新闻乌龙事件纪实[115]

  • 2007年2月份新闻乌龙事件纪实[116]

  • 2007年3月份新闻乌龙事件纪实[117]

  • 2007年4月份新闻乌龙事件纪实[118]


新防会长期观察新闻媒体专业表现并定期发表观察报告,相关资讯皆可于该会网站查阅

[119]




 


 


相关内容



 


注释





  1. ^

    管中祥
    新自由主义下的媒改运动与传播教育之可能

  2. ^

    管中祥
    张时健(2005):〈新自由主义下的台湾媒体改革运动〉,《台湾史料研究》,24期,页196-236


  3. ^

    八个理由 催生媒体观察组织──我们为什么要成立媒体观察组织


  4. ^

    与媒体对抗-关于媒抗


  5. ^

    华视“自律与净化宣言”剑及履及,值得肯定


  6. ^

    抢救广电公共财 社运团体大串连


  7. ^
    管中祥,党政军退三台之后.....

  8. ^

    林照真
    ,《新闻学研究》60期,当前台湾近似媒体观察组织的几个盲点页171-176

  9. ^

    中央社
    林育立柏林16日专电,

    全球新闻自由评比 台排名晋升 优于日韩美


  10. ^
    有线电视为例,经中华民国政府组织、政策制订下推展,于1991年STAR
    TV(即今星空传媒)五个频道开播之后,台湾于2003年之有线电视媒体普及率有率已高达84.8%,可谓全球第一。


  11. ^

    [1]


  12. ^

    他们无能处理事实 They Can't Handle the Truth


  13. ^
    此运动简称“媒抗”[2]

  14. ^

    2006/10/25 自由时报:新闻自由排名 台湾胜日美


  15. ^

    强叔爆粗口 外国媒体大肆报导
    大纪元

  16. ^

    被认定混淆政治与新闻 当面呛扁记者遭调离
    ,南方网

  17. ^

    媒体对总统女儿陈幸妤的举止提醒总统


  18. ^

    2007/01/29 联合报:记者不当发问 中天网站被塞爆


  19. ^

    2007/01/?? 民视:许玮伦搏死神 (中天)记者问题惹毛家人


  20. ^

    2005/05/15 中天新闻台现场直播夏祎记者会片段
    ,YouTube存档(注意:内含粗俗言词!)

  21. ^

    2003/05/01 台湾《壹周刊》第101期:独家直击 深入和平医院100小时
    桃园新闻网存档

  22. ^

    2003/05/05 TTNN中华资讯网:“卧底”和平 北市府谴责壹周刊


  23. ^

    恐慌,在政治瘟疫蔓延时


  24. ^

    2004/11/17 《目击者》第43期【发行人的信】:问题不在摄影机!


  25. ^

    2005/11/26 中华日报:林明桦案 偷跑电视要罚!


  26. ^

    台北医学大学
    公共卫生研究所所长韩柏柽著作。


  27. ^
    ‘总统办公桌换方位、装防爆墙’等其他护首细节

  28. ^
    1998年11月30日,于晚间十点播出之东森综合台惊报内幕》节目,未经任何告知或要求授权,迳将导演陈俊志所制作之同志青少年纪录片美丽少年》移花接木,成为偷窥、剥削同志族群的色膻腥黄色新闻。陈俊志于节目播出时,立刻联络制作人靳秀丽及侧录《美丽少年》画面之东森记者曹嘉玲戴志哲。起初,三人矢口否认,之后改口为“不小心误用”。靳秀丽对陈俊志表示:“我们用了都用了,顶多在下一集打一个道歉说明,你还要怎样?”靳秀丽更明白表示,不可能对所伤害之同志及同志家人道歉。


  29. ^
    被害人尸体被发现时,台湾媒体不但派SNG车至现场以现场连线直播方式报导,对尸体之惨状描述更是钜细靡遗,隔天各大报也以大幅版面报导并附大量现场图片

  30. ^
    《苹果日报》直接于头版刊出血腥车祸照,引起政府开罚

  31. ^

    太残忍!苹果日报刊出邵晓铃车祸照 北市新闻处开铡
    ,《东森新闻报》

  32. ^

    报刊血腥断臂照 蓝绿吁规管
    大公网


  33. ^

    中时部落格-赵老大的部落格-道歉?道他娘的歉!


  34. ^

    2006/08/24 民视新闻台:不满讲话遭打断 林正杰殴打金恒炜
    ,YouTube存档

  35. ^
    部份媒体(含公视华视)报导儿虐新闻时将受虐者相片、受虐时之叫声等予以呈现,并遭部份社会团体(财团法人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基金儿少新闻妙捕手等)批判,甚至有部份民众向广电基金申诉


  36. ^
    发生时新闻台将灾难画面未经处理直接播出,亦遭部份学者批判,认对观众心理带来负面影响(造成中央政府危机亦为其因),并因此成立网站与媒体对抗。

  37. ^

    2006/08/09 联合报:新闻乱模拟 NCC警告


  38. ^

    2005/06/16 《新台湾新闻周刊》第482期:“编剧”王育诚谢谢收看 脚尾饭露马脚


  39. ^

    2005/06/09 中国时报:模拟画面栽了 电视记者还要演新闻吗?


  40. ^
    2007年12月12日,天主教教宗本笃十六世梵蒂冈接见台湾朝觐团代表,《自由时报》新闻记者张宁馨刊于《自由时报》2007年12月17日
    D10版的引用的照片中,被用影像处理软体将朝觐团成员之一的《联合报》发行人王效兰从中间删除。据联合报新闻报导,《自由时报》新闻记者张宁馨辩称是为美化版面。自由时报新闻照片造假.王效兰凭空消失找找看
    哪里不一样?
    自由时报声明。事后,法蓝瓷公关陈玉锳亦坦承其修改过的照片是由法蓝瓷公司提供,自由时报是在不知情之下刊登法蓝瓷公关
    自始即未吐实 事后要记者摊责 寻求解套
    〉。据同一报纸报导,《自由时报》并非第一次使用变造新闻照片的手法,2005年10月18日,《自由财经》版刊法新社照片,照片中的主角原本在看《联合报》,但被移花接木成《自由时报》。


  41. ^
    台湾媒体在《壹周刊》报导后,才开始批评和平医院的不当封院政策,因此有人认为台湾媒体帮台北市政府隐瞒疫情,甚至指出如果台湾媒体能在封院初期就依照常识批判不当封院政策,《壹周刊》记者的行为就没有必要了


  42. ^

    2004/09/16 《新台湾新闻周刊》:电子媒体的水灾新闻夸张作假
    ,《南方快报》存档


  43. ^
    2002年9月间,TVBS女主播薛楷莉因接受日本商人德原荣玉赠送的价值新台币两百多万元之礼物爆发纠纷;之后台湾媒体以二十四小时跟拍方式报导相关新闻,媒体观察基金会严正抗议各媒体处理薛案“失控”2002/09/26 东森新闻报:新闻报导“失控” 媒体观察基金会出面抗议2005年3月间,台湾《壹周刊》在该月出版刊物中,刊载TVBS两位主播陈胜鸿潘彦妃“不伦恋”之新闻及相关照片,之后连续数日,台湾平面及电子媒体均以大幅版面报导相关新闻。2005/04/01 大纪元:请壹周刊放我生路

  44. ^
    2005年5月间,台湾艺人倪敏然上吊自杀。台湾媒体在事发后一个月的相关报导内容中包括观落阴等非专业报导2005/05/16 大纪元:倪敏然事件的反思
    记协吁台媒体自律
    。台湾广电基金出版专书《祖师爷自杀:倪敏然自杀事件之新闻观察实录》,对相关新闻作相关的探讨 广电基金出版图书目录─新书介绍。又如2005年7月8日林志玲中国大连拍摄广告时从马背上摔落。事件受到大量台湾媒体追逐报导,并引起交通乱象。以及2005年9月间,艺人澎恰恰爆发光碟丑闻事件,台湾各平面及电子媒体连续数日均以大幅版面追踪报导,澎恰恰并在台安医院复诊忧郁症时跪下来哭求媒体不要穷追猛打。2005/09/28 蕃薯藤新闻:澎恰恰跪求媒体
    放他一马


  45. ^

    2005/09/27 中央社:澎恰恰媒体报导愈演愈烈 阅盟吁审慎处理


  46. ^
    例如1997年11月18日,白晓燕命案歹徒之一陈进兴挟持南非中华民国大使馆武官卓懋祺(McGill
    Alexander
    ‎)一家五口。当时台湾台视及各新闻台非但于使馆外围进行连线报导,还争相打电话采访陈进兴,遭部份论者指责将陈进兴英雄化;2003年11月,外号“小云”之少女被人发现流落于大卖场,台湾媒体追踪到其生母许纯美;然而许纯美稍后在台湾媒体推波助澜下爆红,从此成为风云人物,广大阅听人则不知不觉地参与其中2004/01/30 吴若权:全台煞到许纯美?,发表于电子报媒体SEE
    SEE看
    》;2005年5月29日黑道大哥“蚊哥”许海清出殡,媒体在出殡前即大幅报导丧礼预演,出殡当天更是着重报导于丧礼的排场与前来致意的日本黑道人物,被部分人士指责为美化黑社会之举。2006年南回铁路破坏案,新闻台报导亦被部份人士批评过于渲染,将嫌疑犯李泰安当成了英雄。亦有学者认为,电视记者将李泰安住处作SNG连线,不少人因此纷纷跑来围观,李泰安之不堪其扰,跑来大骂(但李泰安之则乐见其名气高涨,并可藉机利用媒体),此种报导方式严重侵犯李泰安及其家人隐私权,不足取。2007年10月4日竹联帮精神领袖陈启礼病逝于香港后,竹联帮为其兴办无预算上限之隆重葬礼,各大新闻台除民视外纷纷将其葬礼作现场转播并大篇幅报导,遭陈水扁总统、内政部警政署及部份网友认明显将黑社会英雄化,并会传递偏差价值予下一代


  47. ^

    如何提升新闻的正确性:一种新查证方法的实验设计


  48. ^

    六、七月乌龙新闻 中国时报八则最多


  49. ^

    如何提升新闻的正确性:一种新查证方法的实验设计


  50. ^

    2001年
    12月2日中午,一署名“小彬彬”之男性网友于第34届世界杯棒球赛官方网站(该网站已遭裁撤)讨论区中,以“小雅”的名字发表了一篇标题为〈香港《苹果日报》:周星驰要拍《少林棒球》〉之有趣文章。此篇模仿新闻体之文章指出,周星驰本人将饰演人气最旺的投手张志家,与老搭档吴孟达饰演的林华韦总教头一起并肩作战;《少林棒球》预定2002年春节后开拍,2002年圣诞节档期在香港、台湾、中国大陆同步上映。文末并表示,《少林棒球》必能打破《少林足球》票房记录,并进军好莱坞。2001年12月3日,《中时晚报》第18版即刊登类似报导,并随即引发了民视中天新闻台东森新闻台等媒体跟进报导。“小雅”眼见自己的这篇玩笑文章成为媒体报导对象,立刻在世棒赛官方网站上刊载道歉启事,承认这则消息是他掰出来的,网友都不相信这则消息,却没想到竟然真的有媒体信以为真。他也相当质疑记者的求证工作,表示:“一看就知道是好玩的东西,记者为何不求证呢?”2001/12/04 东森新闻报:乌龙“少林棒球”/网友开开玩笑 媒体“以假当真”

  51. ^
    2002年4月1日,《中时晚报》引用南非华侨新闻报》电子版的消息,并以头版头条方式报导,称南非发现华工留下资助同盟会革命活动之三箱金条,可能触及两岸外交角力争取归属权。这引发电视媒体的跟风,一再重复播报。事后发现,这只是《华侨新闻报》一则纯属虚构的“愚人节新闻”。查证之后,可以发现,当天的《华侨新闻报》头版仅用一似商业广告之小方块来提醒读者某些文章为愚人节应景之假新闻,而不是用比较正式的“敬告读者”、“声明启示”或“小启”之类的方块文章的形式,所以读者不容易察觉。西方媒体有于每年4月1日刊播“愚人节新闻”之习俗,但台湾媒体并无此习俗。


  52. ^
    2002年9月30日亲民党籍立委李庆安交给行政院长游锡堃一封检举信,检举人为台北市33岁男子郑可荣。指称一名疑为同性恋的官员于同年8月在KTV中对其上下其手并强舔耳朵,并怀疑此官员为行政院卫生署代理署长涂醒哲。媒体依照指证者之说词刊出,并于各节整点新闻中一再重复播出。2002年10月5日,舔耳者证实为卫生署人事室主任屠豪麟,而非涂醒哲。屠豪麟已遭撤职查办。


  53. ^
    《联合报》于2006年10月23日及10月24日连续刊登两篇报导,指出日本新干线时速300公里状况下于地震发生时,仅需三秒即可将列车完全停下,用以攻击台湾高铁之不安全性。事实上,据物理学定理若时速300公里于3完全停下,一质量70公斤乘客,会受到将近200公斤重的力量拉扯整个身体,如果没有使用特殊设计之安全带,乘客之内脏与外表会受到严重的损伤。实则日本新干线所用之地震侦测系统,为侦测传输较快之震波,故可于破坏力最大之表面波来临前三秒,即可预知地震并开始煞车2006/10/23
    联合报 高铁模拟地震 5公里才煞住


  54. ^
    2005年8月4日,《苹果日报》误报艺人许效舜的妻子在加拿大身亡的不实消息,让许效舜的妻子因受不了压力而提出离婚2005/08/08 东森新闻报:乌龙报导误报妻亡 许效舜要提告

  55. ^
    2006年8月19日,《苹果日报》以头版头条报导“直击 国宝力士 连夜喝花酒”,跟拍到照片,并搭配‘“前头”旭鹫山等人前晚到“SELENA”,店内小姐热情地搂着他的腰’的图说。8月21日东森新闻台独家访问到当事人旭鹫山,他表示“那小姐”是他老婆。2006/08/21 东森新闻报:太扯~相扑力士把酒店妹妹? 旭鹫山:拜托,那是我老婆8月23日,《苹果日报》再报“搂酒女
    力士诓称老婆 《苹果》再到酒馆查证 该女子仍上班”,指该女‘确实是日式酒馆“SELENA”内的妈妈桑’。《苹果日报》总编辑陈裕鑫更以“其他媒体跟进报导却未查证,才是更大的乌龙。”回批《民生报》“台湾狗仔闹笑话 错把旭鹫山老婆当酒女”与东森新闻台的报导。据《苹果》报导,《民生报》报导该文记者苏嘉祥坦承其报导只引用8月20日日刊体育》的说法,未向旭鹫山、SELENA店家及《苹果日报》查证,并回应“人家《日刊体育》都白纸黑字写在上面了”。东森发言人陈正毅说,“若新闻有受到经纪人或相扑力士误导,只要《苹果》有提出更有力证据,他们一样会跟进报导。”


  56. ^
    2007年4月10日,中国时报做出报导:玉山兵推政治先行:马败选
    红潮起 台湾大乱
    ,后遭国安会澄清[3]

  57. ^
    台中县沙鹿高工有学生以手机拍下老师趴着睡觉之画面,向《苹果日报》投诉指出,某老师上课中要学生抄笔记,自己却趴着睡觉。《苹果日报》不经确实查证,于2007年5月10日以头版头刊登出来,对该老师造成伤害恶作剧过头 诬指老师上课趴睡 高工生面临校规处分不忍见恩师成爆料文化牺牲者 孤女投书:老师请不要哭老师,不要哭!

  58. ^
    2007年8月31日,《联合报》以头版头条报导教育部规定要把下课时间改为五分钟。事后教育部部长杜正胜澄清只是下课时间劝导改为五分钟,从来没有规定改为五分钟。而杜正胜表示他收集好证据,不排除要提告《联合报》。


  59. ^

    2006年
    12月20日,TVBS报导“沥青鸭”事件,指称一位妇人检举吃到以沥青脱毛的姜母鸭〈独家〉煮鸭惊魂!民众投诉买到“沥青鸭”,随后未经查证即于20日至22日间,报导一连串相关新闻官员直击菜场 摊贩还在卖沥青鸭?,造成鸭农生意暴跌五成沥青鸭迄未查获半只
    鸭价惨跌
    12月26日,公视批评:“媒体一再缺乏查证就报导爆料新闻,伤害的是自己的公信力。2006/12/26 公视:新闻不查证
    爆料伤害媒体公信
    12月28日化验结果证明,并无发现沥青鸭,所谓“不明黑胶”为被碳化松脂。对此,新闻局长郑文灿12月31日表示,TVBS有必要向社会大众说明清楚。TVBS随即于2007年1月1日凌晨回应,“沥青鸭”报导是根据民众检举;被访摊商在记者再三询问下,承认这黑色的不明东西就是“沥青”:且TVBS留有原始录影带,绝非凭空捏造,更无炒作之意(2007/01/01 中央社:〈沥青鸭报导
    TVBS:绝非凭空捏造更无意炒作〉)

  60. ^

    1992年
    3月间,当时的台视记者璩美凤采访女歌星潘美辰,并在《台视新闻世界报导》播出时,误导观众以为潘美辰是同性恋者。台视董事长陈重光因此下令把《台视新闻世界报导》主播张雅琴及璩美凤逐出台视


  61. ^
    2003年3月6日,《中时晚报》,以头版头条报导女法官“劫囚”,指称女法官至警局强行带走酒醉驾车并担任律师之孙姓丈夫。8月10日,《中晚》在该报头版刊登半版道歉声明,坦承当天的报导为虚构之不实报导2003/02/05 司法院政风新闻:报载女法官劫囚案澄清报导2003/08/12 自由时报:“劫囚”案
    女法官告记者 胜诉


  62. ^
    2005年6月间台北市议员王育诚东森新闻S台共同引发之事件。


  63. ^
    2007年3月,TVBS一名记者协助罪犯拍摄呛声录影带,各电视台亦争相播出该录影带的相关片段。被质疑此举扰乱社会治安后,对此各界予以谴责,甚至部份同样播出片段之电视台亦于东窗事发之后强烈批评TVBS,但并未因播出片段而道歉。TVBS在多次发表声明向观众致歉之后,多名主管甚至总经理亦辞职负责。


  64. ^
    2006年8月18日,《联合报》以头版头条大幅报导2006/08/18 联合报:台开弊案爆发后
    赵建铭卖13克拉巨钻
    ,称台开案被告赵建铭(陈水扁之女婿)于获得交保后,委托同案关系人苏德建卖出13克拉钻石以换取现金。事后赵建铭委由律师顾立雄发表声明,要求《联合报》必须于8月21日前道歉,否则将提出告诉。2006年8月20日,《联合报》在头版左上角刊登道歉启事,就未向苏、赵二位当事人查证一事,向二人及读者道歉。2006/08/20 东森新闻报:赵建铭卖巨钻? 联合报没求证当事人 20日登报导歉

  65. ^
    《目击者》,第61期40页,2007年11月,台湾新闻记者协会

  66. ^

    新台湾周刊,假自由真侵扰;新闻公害猖獗


  67. ^

    1998年
    8月2日,华视夜间新闻〈新闻特搜队〉单元播放名为“女同性恋酒吧、另类乐园”的报导,记者谢洁修荣昊北得到某T吧部份股东的同意进入采访,并将摄影机藏在挖了一个洞的包包里,除先前答应接受采访的公关Fish之外,现场许多不知情且未答应接受采访的顾客亦同时被偷拍摄入画面并播出,严重侵犯被拍摄者隐私权。在网友强烈抗议之下,华视暂停播出“另类乐园”第二集。8月4日,华视继续播出第三集。女同志继而以email、电话、传真等方式向华视表达怒意,但华视未有任何回应。1998年8月12日,女同志团体“我们之间”发起连署,对华视新闻部主任李四端及记者谢洁修、荣昊北表示强烈抗议


  68. ^
    2006年8月16日,台湾籍美国职棒大联盟(Major
    League of Baseball
    )纽约洋基队投手王建民,因不堪台湾媒体记者对其身世报导造成的骚扰,而发表公开信表示“即日起拒绝任何台湾媒体的采访”。该事件与后续发展详见王建民维基新闻:旅美球星王建民公开信
    即日起拒绝任何台湾媒体采访


  69. ^

    东森新闻台
    记者于2006年7月29日7月30日台湾大学体育馆展开的第八次开拓动漫祭(Fancy
    Frontier 8;简称FF8)同人志展售会中,以偷拍的方式拍摄各摊位作者的画作,并以不实的报导指称FF8内藏色情,引起作者反感2006/07/30 东森新闻台:动漫祭场内画册
    “春色”无限
    ,YouTobe存档

  70. ^
    2006年8月1日,《苹果日报》及《自由时报》以大幅篇幅报导内湖虐猫事件,公开虐猫者的姓名,《自由时报》记者郑学庸更于网路上以bvd1861之帐号,公开其因职务之便所搜集到的虐猫者住所地址及服务公司各项资料[4],同时更鼓动看文者前往其住所[5],这些资料随后在网路上被大量转贴,而开始有爱猫人士扬言要对其不利;同日,台湾各媒体皆跟进报导并拍摄虐猫者之照片或影像,公布炒作其学历、经历与工作地点,严重侵害该人隐私。
    2006年8月3日,主持人于美人于其个人在年代MUCH台所主持之谈话性节目《美人晚点名》,使用该日节目的所有时间讨论与攻讦虐猫者个人,并有自称虐猫者邻居之某女子以模糊画面遮脸的方式在节目内爆料,指称虐猫者尚有虐待其他猫只之行为;但据同日节目播出前虐猫者开放住屋予台北市政府及记者查访结果,并无此事,因此被认为是爱猫人士殴打虐猫者之行为遭TVBS独家播出后之黑函报复行为。


  71. ^

    基督徒社群对媒体失序乱象的回应—伦理与宣教的观点


  72. ^
    2006年9月6日中时电子报首页《网路主笔室》出现“不敢动乱,倒扁免谈”连结。内文提及“怎么样才能撼动美国的决策呢?唯一的办法,老实说,这真的是唯一的办法,就是动乱。……不要用中产阶级伪善,在那里假装天真,假装文明,说我们就是要理性、要说服2006/09/06 中时电子报网路主笔室:不敢动乱,倒扁免谈《苹果日报》2006年9月8日报导“诗人吁动乱
    有骂有挺”中提到:“对此,网路上有人大骂,杨渡主张已触及内乱及煽动罪,却也有人附和说,不流血阿扁不会下台。”[6]事后作者杨渡辩称“只是把情势分析清楚,并不是鼓励大家动乱”(2006/09/08 苹果日报:诗人吁动乱
    有骂有挺)2006年9月9日,BBC驻台北特约记者林楠森报导“台湾展开反贪倒扁"围城之战"”时,其内容提到:“一名资深媒体人士撰文鼓动群众必须以动乱来引起美国介入,才能达成拉陈水扁下台的目的,也引人侧目。有政论节目质疑这名媒体人士担任国民党主席马英九文胆,从而有可能代表马英九想法。”2006/09/09 BBC中文网:台湾展开反贪倒扁"围城之战"2006年9月17日,《自由时报》记者邹景雯在“媒体
    勿成分裂社会的元凶”中批评:“这种媒体与这种媒体人,把鼓动暴力、强调激进当成言论自由,……”2006/09/18 自由时报:媒体
    勿成分裂社会的元凶


  73. ^
    2007年4月28日《自由时报》报导:有台湾部分媒体指称,国际媒体指拒圣火事件让台湾形象受损台湾拒圣火》外电争相报导
    赔上国际形象
    ,但实际上多数国际主要媒体(诸如:路透通讯社(Reuters)、美联社、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able
    News Network
    )、英国《泰晤士报》(The
    Times
    )及日本《读卖新闻》等)报导指出,中国奥运圣火路线惹毛台湾、引起台湾反弹等,并指圣火路线已成两岸政治议题,并引发台湾内部争论,未有所谓形象受损等说法国际媒体:圣火路线
    中国惹毛台湾
    。由Google新闻搜寻华文新闻,以关键字拒绝圣火得到的结果可以知道,华文媒体的报导与其他语言(日语)相对中立的报导不同。也可以说,多数华文媒体在某些事件的报导很容易(故意)出错。


  74. ^

    三立电视
    制作的《228走过一甲子》特别报导,在2007年5月8日,被联合报指称造假,将国共内战国民政府军队在上海处决投机商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以及德国希特勒残杀犹太人的片段三立影带/三立基隆屠杀 三来源逐一检视,
    2007年5月10日, TVBS 新闻
    ,当成二二八事件的纪实片段。
    三立当天发出声明,表示没有造假,并表示将对《联合报》保留法律追诉权二二八特别报导
    被指移花接木 三立否认造假 国民党考虑提告, 2007年5月09日, 自由时报
    。2007年5月9日,三立新闻台仍强调并未造假,但坦承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误植画面。对于误植一事,总编辑陈雅琳起立鞠躬向社会大众及提供者阮美姝道歉

    228报导误植画面 三立道歉, 2007年5月10日, 自由时报
    “不知情之下误植画面” 三立新闻道歉,2007年5月9日,《中国时报》

  75. ^
    2004年3月20日,台湾总统大选开票,电子媒体灌票事件。当日直到下午4点54分,中选会才有票数出现。但同一时间,各个电视讯道开出的总票数已经超过800万,中天新闻台更超过1000万。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三立和民视是陈吕领先之外,其它商业台都是连宋领先。根据连宋总部的资料,从下午5点48分起,陈吕的票数即超过连宋。但同时TVBS、东森、中天、年代、八大、台视、华视等电视台,开出的票数已破千万。也就是说,当中选会的票开出不到4%时,这些电视台已经开出了超过七成五的选票,而且都是连宋领先。由于各台猛灌票,加上都押宝连宋,因此六点钟以后只好上演所谓的“翻盘戏码”。到了晚间7点12分,年代新闻台居然出现陈吕得票数超过最后的实际得票数的画面,票已经灌爆。当天相继灌爆的还有东森、华视、中天、TVBS、中视、台视、民视和八大。有的台不久之后又悄悄的将票数向下调。灌票显示出的连宋在最后关头崩盘导致选后的一连串冲突抗争,恰与选前319不明枪击案亦经电子媒体与台湾地下电台强烈炒作一般;均都因媒体无自治性报导,而造成总统大选后撕裂台湾族群合谐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灌票之后的2004年9月,TVBS,中天等九家商业台主管共同签署了一份公约,宣布年底的立委开票转播采用中选会的数字。详见2004年中华民国总统大选条目


  76. ^
    2006年7月间,台北市长马英九访问日本,并于7月11日会晤日本外相麻生太郎7月14日《中国时报》报导“马英九获得内阁官房长官安倍晋三以及外相麻生太郎有力的支持”。2006年8月3日日本《产经新闻》指出:《中国时报》对于安倍与麻生支持马英九的报导并无事实根据,已造成二人“对此毫无事实的报导感到困扰”2006/08/03 日本产经新闻:〈台湾纸 “安倍、麻生氏が马氏支持” 事实无根の报道、困惑〉存档

  77. ^
    2006年7月20日,《自由时报》以显著篇幅及版面就总统府成员所涉及国务机要费案,报导中华民国政府为强化对澳洲外交关系,特别成立“南线工作”专案,将国务机要费用以进行机密外交2006/07/20 《自由时报》:〈部分国务机要费
    用于对澳工作〉
    ,并引用不具名者发言,指称全案在北一女门口给并进行单据签收等工作2006/07/20 《自由时报》:“中间人”对口官员:在北一女门口给钱并签收…。其后,中华民国总统陈水扁于记者会中,证实并无“南线专案”一事;因此有些人认为,这是《自由时报》故意配合总统府对检察官作伪证以逃避追查。

  78. ^
    2007年4月4日,民进党决议建请中华民国行政院废除蒋公逝世纪念日,而蒋公逝世纪念日经常与清明节同日,TVBS则以“去蒋!民进党决议通过废清明节”做为标题报导本决议2007/04/07 自由时报读者投书:去蒋去清明?。而中国广播公司原来的报导2007/04/04 中广:民进党通过废蒋纪念日 另订言论自由日并没有废除清明节之说。4月9日,TVBS更正致歉,并表示在4月7日已更正有关报导2007/04/09 TVBS:废清明节错误新闻 更正致歉。同时TVBS开辟“更正与澄清”一栏,类似“《苹果》被发现的错与批评”,更正资料有错的报导。但是目前在网路上,许多人还是遭到欺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媒体也有引用此错误报导、却没有引用更正启事;某些人士也藉此将去蒋化与破坏文化连结。也可以说,此报导属于“中文媒体乱象”的一部份。


  79. ^
    2006年9月25日,《中国时报》头版头条报导之中2006/09/25 中国时报:跳过府党
    主动出击 苏邀各界领袖商国是
    ,诬指‘近日民进党主席游锡堃倒扁行动展开反制,发表有关“中国猪”等刺激性言论引发党内质疑’。当天游锡堃立即召开记者会,抨击中国时报“恶意虚构、无中生有”,并随即提出妨碍名誉的告诉2006/09/25 中央社:不满被指曾说中国猪
    游锡堃控告中时
    。2006年9月26日,《中国时报》在二版刊登小启,向游锡堃及读者道歉2006/09/26 东森新闻报:中国猪风波 中时刊小启:向游锡堃及读者致歉

  80. ^
    《联合报》于2007年3月17日之A4要闻版,译介3月17日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的一篇有关台湾政府去蒋化措施报导,其中将"Cultural
    revolution"一词翻译为文化大革命,《自由时报》以"Cultural
    revolution" 一词非专有名词"Cultural
    Revolution"为由,抨击《联合报》此举实属移花接木之行径,并以统媒称之2007/03/19 自由时报读者投书:论联合报文化大革命2007/03/19 自由时报:经济学人去蒋化报导
    统派媒体硬拗为文革
    2007/03/19 自由时报社论:媒体岂可用移花接木手法污名“去蒋化”2007/03/19 自由时报读者投书:<澄社评论>新闻界也需要“文化革命”。虽《牛津大辞典内所解释
    "cultural revolution"
    一语,确源于1966年中国文革历史,且没有其他解释。但有人表示译文应当注意文章之前、后文意的连贯,如果"Cultural
    revolution"
    译成文革,但是实际上去蒋化诚与文革毫无关联。而有人表示英国《经济学人》此篇报导所下标题确实暗示了台湾的去蒋化和去中国化与中国文革的相似,之所以有‘r’和‘R’的区别,正是因为暗示的是“相似”,而不是相同。此外,亦有人提及《经济学人》之原文针对蒋中正使用了不少负面描述(例如:dictator(独裁者)),而对于民进党作为最负面的形容也只有严重到“选举手段”,但《联合报》完全没有翻译出来。


  81. ^
    2007年5月3日《自由时报》报导:S.H.E的新歌〈中国话〉“引起不少台湾网友反弹,骂她们‘捧中国LP’”,但并未标明出处。该文并引用号称是中国大陆网友“晴山滴翠”的言论:“以前有传闻说,S.H.E在日本访问时,有日本记者问到:‘你们是中国人吗?’她们三个一起回答:‘No!No!我们是台湾人。’现在的做法是否在学杨丞琳道歉、赵薇代言抗日游戏,来消除自身的思想污点?还是仅仅看在钱的份上,拉民族情感为自己谋私利呢?”但也没标明出处。2007年5月3日《自由时报》:〈S.H.E
    热脸贴中国冷屁股 遭讽为钱拉拢民族情感〉
    同日,S.H.E所属的华研国际音乐股份有限公司开会,决议:不支持《自由时报》偏颇言论、不认可《自由时报》有立场的报导、不配合《自由时报》访问、S.H.E同年5月4日Hit
    FM
    通告和5月10日发片记者会,也都不发出采访邀请给《自由时报》。同日,S.H.E表示:“很高兴这么多人注意到我们的歌,但也很遗憾这首歌被当做政治炒作的工具。”至于S.H.E的歌迷,已经架设一个部落格脱离政治
    只要音乐 尽情PLAY
    ,要大家“脱离政治,只要音乐,尽情play”;部分歌迷甚至号召拒看《自由时报》。对此,《自由时报》副总编辑邓蔚伟表示:“不予置评。”台湾《苹果日报》2007年5月4日:〈S.H.E愤遭抹红
    回轰《自由》〉台湾《苹果日报》2007年5月4日:〈粉丝心疼三姝 拒看《自由时报》〉

  82. ^

    王幸男
    王拓所提之该法第四条系指依该条例所行之刑事责任起诉审判不适用《刑法不溯既往、《刑事诉讼法》关于被告死亡及《国家安全法上诉抗告权等规定,而若前项被告已死亡,为延续法律程序,被告之配偶、三等亲内直系或旁系血亲应代被告行使诉讼权。泛蓝称之为诛九族,实际上较接近鞭尸条款(加害者死亡仍会被告)。而台湾不少媒体(如TVBS)也未查证即呼应国民党所谓该法案第四条为被告之子女、孙子女亦要皆受审判之说法并大肆报导


  83. ^

    石墨工房 5.1β - 如是我闻 - 政府疯了,还是媒体疯了?


  84. ^
    台湾《苹果日报》2007年6月11日头条〈电视送奖节目
    骗人〉报导:“电视综艺节目动辄送汽车、百万元吸引观众,其实奖品大部分作假。”


  85. ^
    台湾电视风云录》,第104页


  86. ^

    《意难忘》引发热潮 台剧缘何风靡内地


    有人嫌啰嗦 有人喊过瘾


  87. ^
    2007/07/13 苹果日报:刊色情小广告 《自由》最严重

  88. ^

    立委初选》姚文智没选 三立生出三千票, 2007年5月9日《联合报》


  89. ^
    〈姚文智没选竟有票 三立又出包〉,2007年5月9日华视午间新闻


  90. ^

    2006/08/23 东森:护施“天使队”队长王文宗 学甲镇代表会主席


  91. ^

    2006/08/24 广电基金:谴责《东森》及《三立》制播不实“独家”新闻声明稿


  92. ^

    2006/07/23 “独家新闻的背后”记者会新闻稿


  93. ^

    2006/03/23 《文化一周》第1060期:三成八大学生:政局不稳最阻碍台湾迈向国际。缺乏国际观原因:36%自发性不足 26%国际资讯不足



  94. ^

    2004/07/07 中国台湾网:一评比报告指台媒体欠缺国际观 自由度被高估


  95. ^

    1999/01/?? 《目击者》双月刊:世纪末卑微的希望


  96. ^

    2006/09/02 中国新闻社:台湾媒体竞争进入白热化时代 记者八成四想转职


  97. ^

    BBC:马英九遭起诉 台湾政局充满变数


  98. ^

    《自由时报》林保华专栏/丢脸丢到国外 继英国BBC说联合报民调不准确
    香港明报也批中时“根本没有参考价值”


  99. ^

    中时部落格-赵老大的部落格-外行领导外行的年代!


  100. ^

    2005/10/05 民视新闻台《第三只眼》专题


  101. ^

    园长下跪 记者导演


  102. ^

    您认为政论性节目主持人、来宾公正客观吗?


  103. ^

    自由时报
    记者周富美采仿环保署时,因为使环保署官员尴尬,自由时报便要求周富美离职。〈小美离职记〉(上)(下),《PeoPo公民新闻平台》存档;《苦劳网》【2007周富美事件后续】的文章

  104. ^

    与媒体对抗



  105. ^

    网路力量不虚拟 网友要《中时》道歉


  106. ^

    [7]


  107. ^

    脚尾米影片


  108. ^

    世新学生之blog


  109. ^

    [8]


  110. ^

    脚尾米导演blog


  111. ^
    正体中文版伪基百科霉体霉毒妓者新闻自由等词条,即十足反应此现象


  112. ^

    扁勉苏有担当 勿看报治国


  113. ^

    新防会简介


  114. ^

    2006年(1月-12月)乌龙新闻纪实总览表


  115. ^

    2007年元月份新闻乌龙事件纪实


  116. ^

    2007年2月份新闻乌龙事件纪实


  117. ^

    2007年3月份新闻乌龙事件纪实


  118. ^

    2007年4月份新闻乌龙事件纪实


  119. ^

    新防会发表报告





 


外部连结


 


影片



 


网站



 


评论










搜索此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