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连鹏的博客

怀念过去,铭记今天,憧憬未来;希望做一个时代的记录者,有价值的媒体人;无论寂寞无奈、贫困潦倒、飞蛾扑火也在所不惜;希望以年轻一代的眼光来描述加拿大的历史、文化、政治及记录中国移民和留学生在枫叶之国的心酸和努力。QQ:76365,MSN:lianpeng126#hotmail.com

2008年10月8日星期三

不一样的北京

在北京,你会很容易有以下的经历:本来走在寻常百姓家的街道上,但拐一个弯,突然出现于眼前的却是一座非常后现代的建筑物,我就见过一栋商业大厦,偌大的 大堂某个走廊位置,给辟为休闲聚会的地方,并摆放了好几套全白色的椅桌,墙壁与天花板也以白色为主,但却配了犹如长长丝带乱舞的白铁枝,人在其中就好像置 身于正在跳丝带舞的舞蹈员怀里,我当然不喜欢,可是北京人就觉得够“前卫”,够“型”…

文◎张翠容

北京这几天突然冷起来,只有十四、五度,令我第二天来到便惹上感冒,但香港人对北京的热情却愈来愈高涨,在这里可以碰上各界别的香港朋友,人数比以前多了呢!与他们闲聊,大家都觉得美国已逐渐走下坡,未来是属于中国的,因此,他们要好好来到北京打一场位置之战。

我懒洋洋的坐在梳化上,细听他们七嘴八舌,心里有不同意的地方,但懒得争论。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我们是否太快为美国断症?第二,我们是否对中国太乐观?

在神舟七号发射的当天,我正好与北京友人共进午餐,她特意在外头买来一大袋伊利牌果粒乳酪作饭后甜品,瓶上写着:“未检出三聚氰胺成分”,实在可圈可点。

我当然拒绝,并问友人不怕吗?友人摇摇头答不怕,同时指着瓶上的那句话说,这不是已表示了没有三聚氰胺吗 !

我取笑说,还未检出而已。

唉,从中可以看到我们的老百姓是多么的可怜,一切要依赖并信任专业话语权,即使出了问题,我们仍然抱有希望,认为专家的意见没有错,问题在于偶尔的人为干预,到最后,我们唯一的选择,仍然是“专业”这两个字。

看来内地人比香港,以至其他地区的人士镇定,慌张了几天后,他们仍然勇者无惧,继续光顾中国“名牌”,或者他们比我们选择少得多。虽说可买进口货,但进口货何其贵,我在北京超市买了六个进口橙,四十多元人民币,令我目瞪口呆!

北京百物腾贵,衣食住行中,现在就只剩下交通仍算是便宜的。

出租车还是十块钱起表,地铁比以前多加了几条线,覆盖的范围广了,车费一律两元,愈来愈多普罗大众爱坐地铁,而地铁车厢也来了个大翻新,与香港看齐,车厢内都设有资讯不断滚动的荧幕,充满现代气息。即使公车,一元的车资算是合理吧,而路线繁多,挤迫程度亦明显改善,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吃与住则大大不一样,特别在奥运之后,一片加价之风正在吹起。

香港内房 H 股大跌至令人情何以堪,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房地产大割价求售,我们经常听到内地地产跌了四成、五成,让内地业主心慌。

可是,在北京,房价比南方坚挺得多,特别在东边朝阳区的商业核心地带,房地产依然活跃,而且供不应求。

朝阳区各国大使馆林立,全国最高品味的消费都集中在该区,跨国企业互相角逐,要在该区找房子难过登天,如果你在十年前已在北京东部地区置业,根本就不用担忧,房地产淡风永远不会吹到这里来。

即使残存下来的旧房子,租金也不断上升。我认识一位年轻的编辑,租了一个不到一百平方尺的小房间,亦要付上一千二百元的月租。

说到食,那些胡同里的便宜小店愈来愈少。如果公司在东区的昂贵地方,那么,要花在午饭的费用非要二、三十元不可。

一位香港同行来到北京,邀请我在她下榻的五星级酒店吃早餐,早餐所供应的食物不怎么特别,竟然要每位二百二十五元人民币。

北京的高档食品有些比香港还要贵,准备“移民”过来北京的香港朋友们,得要有点心理准备呢?


各种不同的现代建筑为北京披上一件新衣裳,从中央电视台大楼、大剧院,到鸟巢、水立方,都已成为人所共知的旅游景点,还有未为人所谈及的咖啡厅、商店、画廊、展览场等等,都努力在追赶最时髦的设计,让人有眼花缭乱之感。

在北京,你会很容易有以下的经历:本来走在寻常百姓家的街道上,但拐一个弯,突然出现于眼前的却是一座非常后现代的建筑物,我就见过一栋商业大厦,偌大的大堂某个走廊位置,给辟为休闲聚会的地方,并摆放了好几套全白色的椅桌,墙壁与天花板也以白色为主,但却配了犹如长长丝带乱舞的白铁枝,人在其中就好像置身于正在跳丝带舞的舞蹈员怀里,我当然不喜欢,可是北京人就觉得够“前卫”,够“型”,正好配合北京要奔向锦锈前程的主调。

事实上,自二千年北京获得奥运主办权的过去八年间,北京的面貌突飞猛进,那些“凌乱”的建筑也的确为北京增加了活力与生气,或许北京市政府就是希望赶着奥运之前,要向世界展示北京的青春气息吧!

为了迎接奥运,北京市政府还为这个城市带来不少改变,例如人的礼貌。

在奥运期间,我不在北京,不过,听朋友说,北京上上下下都展露出前所未有的灿烂笑容,并待客有道,完全体现出中国悠久的礼仪文化。

奥运才结束一个月,我来到北京,怎么我的听闻却已不复存在,待客之道无以为继。

一出机场,问地勤人员机场巴士在何方,他们黑着口面东点西点,再向他们查询正确的位置时,他们已经表露出不耐烦的神情了。

一次,踏出地铁,面前是纵横交错的繁忙天桥与行人道,一时间感到忙乱,问地铁服务员哪里是国际大厦,她大声一喝:“往东!”

要走了,办理登机手续的国航小姐也一样绷着脸孔,保持沉默,连一个招呼亦懒得打个,北京的硬件与软件始终有个距离。奥运热潮过后,硬件依然屹立,但软件已迅速回复“正常”,这正是中国的问题所在。

没有评论:

搜索此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