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北京残奥会期间,世界媒体对中国残疾人给予高度关注。加拿大《环球邮报》驻北京记者以“中国开始积极关注残障人士”为题,描述了中国的残疾人生活和相关体制。
李兴京(音译),一名31岁的男性按摩师,最近听说政府将推出新的政策以帮助残障人士。但是他还是不敢走到外面去确定这是否是真事,他仍认为对于一个盲人来说,走在北京的街头太危险了。
他说:“我害怕独自一人外出。”他住在一个按摩中心里,与3个室友合租一套公寓,他的职业是1千2百万中国盲人少量可选职业中的一种。

对于盲人和残障人士来说,中国的街道可能是恐怖的,因为多数交通灯都是没有声音信号的,为盲人专门设置的盲道经常被阻塞。李先生希望能养一只导盲犬,但是他养不起,他也从没遇到一个人能养的起盲人朋友。专供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通道”(wheelchair access)在中国也很少。
于是,中国8300万残疾人几乎是隐形的,很少出现在公共场合。他们忍受社会几十年的歧视,在社会中他们总是被忽视,也得到很少的宽容。
美国《基督教箴言报》报道说,9月6日开幕的残奥会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不过,这些观众当中几乎没有残疾人。中国社会对残障人士的态度的转变很缓慢,政府到最近才开始解决他们的需要。
然而,为残疾人服务的官员和活动家希望残奥会将提供新鲜的变革动力,让残疾人在中国社会中扮演更大的角色。但是很少人认为为期两周的残奥会可以引发戏剧性的改变。中国残联一位负责人表示,单一事件无法改变人们的态度,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甚至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也常常无视残疾人的需要。北京大学学生王晓(音译)承认,她在参加志愿者考试时,最难的两道题就是如何和坐轮椅的人打交道,如何帮助使用拐杖的人。
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残疾人出于身体和心理原因,很少走出家或者机构的门。中国人民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院的郑功成(音译)指出,一般而言,残疾人所获得的设施不是很好,很多公众场所没有无障碍通道。

作为2008年残奥会的东道主国家,北京开始了积极帮助残障人士的运动。无障碍通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新型交通工具和服务也逐步增多,公众意识也在提高。但专家说,中国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的《经济观察报》上周曾有记者撰文指出:“我们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是我们却很少在城市里看到残障人士。”
该文章还写道:“在中国每100人里有6人有残疾,但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待在了家里。很少有出租车和公交车能携带轮椅。我们无意识的把残障人士关在了家里。”

9月5日早上,苏利文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完成了残奥会火炬第二棒的传递,他很确信这场体育盛事将会极大的改变中国人对残障人士的看法。他表示,残奥会将在国家的电视台上推广,中国官方也在尽力改善缺少“无障碍通道”的现况。
共有来自148个国家的4200个运动员齐聚北京,参与残奥会11天的角逐,这是全球最大型的残疾运动员的聚合。有将近120万张的门票已卖光或分发,这将是残奥会史上最大的盛事。
苏利文说:“中国令人惊讶的将全球残疾运动员完美的融合在此。在未来的几年里将会有深刻的改变.....残障人士将会被视为运动英雄,他们也将大大改变残疾人的形象。”
1999年苏利文首次访华,他的轮椅到哪都是由5名中国解放军战士抬着,因为在多数的大楼里并没有“无障碍通道”设施。但是在今年,他发现在紫禁城里,其他旅游景点和许多大学建筑及宾馆里,都已有了无障碍通道。“仿佛这里在日以继夜的修建便利通道。”
在过去的七年,北京投资了8000万美元为残障人士改善无障碍通道,其中包括总面积约12000多平方的供轮椅上下的斜道,以及特殊的出租车和公交车里总长约3200米长的便利扶手。2000辆低底盘公共汽车投入服务,所有的地铁站都有供坐轮椅乘客使用的升降台。
不过,中国社会对残障人士的歧视还广泛的存在。去年的一份对3400名残障人士进行的调查显示,有22%的人在找工作时因为他们身有残疾而被雇主拒绝。中国国家部门要求至少1.5%的配额是分给残障人士的,但是这项配额并没有被强制执行。
然而,中国在残奥会上为残障人士做的改善还是不够的。拥有特殊配备的、可方便残疾人上下的出租车和公交车对于居住在北京的百万残障人士还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这些革新几乎没有扩散到首都之外。中国已经进行了一项新的规定,将允许城市公交里携带导盲犬,但仅限于9月20日残奥会结束前。
社会对残障人士的成见和误解还是很普遍的。中国的官方曾在他们为奥运志愿者们出版的小册子里写道一些残疾人士是“不合群的和自闭的”。此后官方进行了道歉,而小册子被回收并重新编写。

韩女士还回忆起她曾因为没有人愿意载她而独自在外等待了1个小时。所以,她宁愿待在家里。
近年来,政府通过许多立法,让残疾人获得平等的教育和就业机会,抵制偏见和歧视。中国政府颁布这些法律,值得称赞。然而由于没能充分贯彻这些法律,到目前为止这些保护没有多大意义。
对此,有很多中国网友在自己的博客中指出,希望中国人能像关注奥运会一样关心残障人士。网友认为,中国的就业人才市场越来越饱和,工作越来越难找,形势越来越严峻。这也使得包括残障人士在内的弱势群体更加处于不利位置。希望通过成功举办残奥会,会有更多的人来关心残障人,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医疗、教育、工作和保障权利的机会。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